第299章 全天下
安静的九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9章 全天下,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安静的九乔,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所谓五路伐夏,&bsp&bsp也就是集中包括熙河路在内的西军所有主力,分五路进兵西夏。
按照种建中与种师中得到的消息,五路出兵应当是种家兄弟的五叔种谔率领的鄜延路;高太后的族侄高遵裕率领的环庆路;西军大将刘昌祚率领的泾原路,和宦官李宪率领的河东路——剩下一路熙河路,&bsp&bsp因王韶在京任职,&bsp&bsp返回西北的可能性不大,&bsp&bsp目前看最有可能是由种建中率领。
五路大军,&bsp&bsp步骑总共三十万人,西军精锐可谓尽出。
除了有编制的正式部队之外,还有负责运行粮草辎重,修建城池寨堡的民伕二十万。为这次攻取西夏,&bsp&bsp大宋将总共出动五十万人。
想想当年宋太宗出兵燕云,&bsp&bsp也不过动用了三十万人。
这次天子对夏用兵,&bsp&bsp不敢说绝后,&bsp&bsp但肯定是空前的。
明远先拱手恭贺种家兄弟“五路伐夏,种家得以统领两路,宋之将门,&bsp&bsp种家无出其右。”
但是种建中一眼看出了明远说话有点言不由衷,他赶紧追问“小远,你对此不看好?”
明远想了想他也不是不看好。只是在他模糊的记忆中,他本时空的历史上,&bsp&bsp这场大战……至少不是一场漂漂亮亮的大胜仗。
“我只是在想,&bsp&bsp那西夏国主秉常投书天子求援,&bsp&bsp也只是许以河南之地。自己还是想要保住他那个大夏国的。”
“但看如今我大宋五路齐出的架势,是打算要灭国啊!”
明远觉得这一步跨得太大了——如果宋国出兵,&bsp&bsp只是为了黄河南岸的土地,&bsp&bsp那西夏或许还能接受;但是既然要灭国……西夏人难道不拼死反抗吗?
种建中毫不犹豫地一点头“就是要灭国。”
“三十万西军精锐,&bsp&bsp近些年已经磨练到足可以与辽人斡鲁朵、西夏铁鹞子分庭抗礼,绝不落下风。”
种师中也觉得灭国之战并非不可行。
“再说,西夏内乱,就算是我大宋不取西夏,辽人也会取。”
听到这里,明远沉默了。
近三年来,耶律浚在辽主的位置上励精图治,向所有人证明了他是一个明智有为的君主。刚刚即位时辽国境内针对他的叛乱已经平息,东面女真,西面阻卜,各部族也对这位年轻的辽主表示了足够的尊重,各自安安分分的。
这次西夏内乱,如果大宋没有动作,辽国可能真的会有所行动。
明远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师兄,若是你率领熙河路大军,到时候军中会有走马承受吗?”
种建中点点头“会有,听说会是童贯。”
“童贯……”
明远感到无语。
并非童贯此人在陕西路已经表现出了身为“六贼”之一的潜质,而是明远因为这人在后世的名气太过响亮,因此没法儿不对他心生偏见。
“天子不放心边臣,以宦官作为走马承受,是常有之事。”
种建中沉稳地回应。
但从他的脸色上来看,种建中对这等安排并不满意,甚至有些郁闷。
明远想了想“是了。”
他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对此战不看好,主要担心的,竟然是天子赵顼。
这位天子说不好听有些志大才疏,登基之初满心想着富国强兵,光复汉唐旧业——这也没什么不好,但是他做了多年天子,最近越来越喜欢乾坤独断。
不过,好在王安石与王韶如今俱在京中,一个在相位上,一个进了枢密使。
这两位,比以前那些素餐尸位的宰执要好得多了——要是皇帝真的出什么昏招,在下令之前,宰执们可以先把皇帝的手诏拦住。
一想到这里,明远又恢复了一些信心,双手一拍,笑着道“到时种师兄率领熙河路大军,端孺在转运司辅助沈存中盯着运输后勤,那我就去军器作坊给大家盯着。”
前一阵子沈括卸了京中三司使的差遣,到陕西来做转运使。京中是主战的章惇接手了三司使的位置。
明远猜是不是汴京那边早就得知了西夏内乱的征兆,预先安排下了人事变动。
种家兄弟闻言均大喜。
种建中笑着道“你在那里最好,我也放心些。”
明远好吧,师兄果然还是不愿我跟着上战场。
当然他也没有去战场添乱的心思。
“对了,小远,近日多留神。职方司秦观说了,最近西夏在我国的探子多有些异动。”
秦观如今也在陕西,主持对西夏的情报工作。
当年明远出使辽国,动用了职方司的消息渠道,帮助耶律浚即位。天子着实恼怒,御史台看中了那一点——职方司当初曾经帮助过明远的人全都遭到了弹劾,撤职查办。
但是后来天子慢慢地回过神,意识到那是使团在当时情况下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但是天子还是抹不下脸面,不好意思将秦观等人官复原职,干脆让他们统统挪地儿,原班人马从辽地转来了西夏这边。
秦观这一批人能力很强,西军也算是有福,至少在情报消息上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援。
而种建中与秦观时常碰面,此刻就将听到的消息赶紧告诉明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