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举贤不避亲
青铜剑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十、 举贤不避亲,三国:霸王别急,下一个召唤你,青铜剑客,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刻天色已经大亮,孔鸣举目远眺,果然看到孔融在上百人的簇拥下翘首期盼,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这便宜老爹宅心仁厚,作为一个慈父真是没得挑剔。我孔元亮两世为人,既作为孔氏后裔,又作为孔融之子,此生定当尽我所能,为孔氏在这乱世谋得一席之地!”
孔鸣在心中暗自立誓,打个手势吩咐庞乾提前去禀报,“庞司马,去把昨夜的战况向孔北海以及各位同僚禀报一下,至于如何陈述,我想就不用鸣提醒你了吧?”
“小校明白。”
庞乾会意,策马直奔城下,来到孔融马前翻身下马禀报。
“禀使君,小校与玄礼于昨夜丑时在弥河边发现了这股黄巾贼,依靠长公子沉着指挥,里应外合,吾等将这支三百多人的贼寇一举剿灭,无一漏网。”
孔融远远看到儿子毫发无损,悬着的一颗心落地,听了庞乾的话心情大好,抚须道:“幸赖诸位将士齐心协力,待回城后本相定当论功行赏。”
“长公子乃是首功,请使君先提拔元亮公子,否则我等不敢受赏。”
庞乾铁了心抱孔家的大腿,极力给孔鸣邀功,“况且元亮公子曾经在西园八校尉之中担任过军候,天子脚下,御林铁军,见多识广,绝非吾等郡兵所能相比,还请使君授予孔元亮要职。”
郡丞王温岂能让庞乾一个人独抱大腿,不甘落后的道:“下军校尉的军候等同边军、郡兵的军司马,而元亮公子又指挥我军将士俘获三百黄巾贼寇,此乃大功一桩。温以为使君当擢升孔元亮为校尉,协助使君整顿北海防务,以御黄巾。”
几个王温的同党纷纷附和:“论功劳,元亮公子当升校尉。”
孔融回头望了身后的彭仪一眼,低声问道:“将元亮一下子擢升为校尉,会不会落人口舌?”
“机不可失,使君需当机立断!”彭仪抬起袖子掩着嘴巴道。
孔融微微颔首,笑着对王温道:“既然王郡丞与庞司马举荐孔元亮,本相就用贤不避亲,擢升他为校尉。”
庞乾策马返回,喜滋滋的回报孔鸣:“长公子、长公子……经过小校的据实禀报,孔使君已决定擢升你为校尉。”
汉末军制五人为一伍,伍设伍长;十人为一什,什设什长。
五十人为一队,队设队率。一百人为一屯,屯设屯长。
两百人为一曲,曲设军候。五曲为一部,部设军司马;两部为一营,营设校尉。
虽然孔鸣以前在西园八校尉里面做过军候,但现在属于赋闲状态,等于是个白身。一跃成为能够掌管两千人的校尉,这升级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这天下还没有进入诸侯割据阶段,大汉朝廷影响力犹在,校尉以上就是各种将军职位,那是需要诏书批准的,孔融作为一个国相,校尉已经是他能够任命的最高职位。
孔鸣对此十分满意,拍了拍庞乾的肩膀道:“庞司马高风亮节,回头我送你几坛清酒。”
“公子言重,小校愿为使君效犬马之劳。”庞乾再次表忠心。
孔鸣策马来到孔融马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施礼:“让父亲牵挂了!”
孔融忍不住感慨万千,抚须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速速回府去向你母亲报平安。”
孔鸣又在老爹的引荐下与其他北海官员相见,“见过王郡丞,见过诸位同僚!”
王温连声称赞:“元亮公子果然一表人才,器宇轩昂,北海得此将才,何惧黄巾。”
孔鸣急忙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王郡丞过奖了,据俘虏交代,黄巾头目张饶啸聚了一万贼寇屯兵八十里外的神树岭,而且还在四处掳掠人口,壮大势力。
又有贼兵渠帅管亥在济南国统率五万精壮,加上老弱妇孺足足二十万之众,号称五十万。目前正在济南境内劫掠,随时可能入寇北海。
故此我等决不可大意,须当尽快出榜募兵,招兵买马,招贤纳士,壮大实力,方能保境安民,拒贼寇于北海之外!”
王温与众官僚闻言尽皆失色:“吾等皆知青州黄巾愈演愈烈,何曾想壮大到如此地步?幸亏孔使君与元亮公子到了北海,否则依靠管鹏起,则北海危矣,剧县危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