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盘条制陶,我成了天灾主宰,野亮,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历史长河中,各地人类在发展的进程中不约而同地发明了制陶术,这是因为古人观察到黏土的性质后,其中有想象力的很容易联想到,黏土可以用来制作容器。

陶制的容器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定制造型,并且耐高温。

在此之前,智人部落的容器各式各样,兽骨、树叶、石头什么都有,木盆都算豪华装备。

这样的配置,连取水用水都困难,建造水田的时候,不知道费了多少力气。

没有陶器,别指望智人能有多高生产力。如果没有陶碗陶盆,连煮米饭都做不到。

所以,陈枫将制陶的优先级调到了仅次于种田之后。

远古时期的制陶术大多是两种,一种叫盘条法,一种是倒模法。

所谓盘条法,就是先用黏土摊一个圆饼,再把黏土搓成一个个泥条,让泥条围成一圈,放在黏土圆盘上,这么一圈圈围上去后,再稍加打磨,就成了一个圆柱形的容器。

这种手法流传了很久,据说兵马俑就是用这种手法制造的,专家在破碎的兵俑内部发现了盘条的痕迹,说明兵俑的泥胚是用盘条捏出来,再捏制外饰的。

倒模法流传得更久,先用石头或者竹筐造出模具,把黏土敷在上面,等到黏土干后,再把模具烧掉或者取出来。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盘条法造出来的陶器如果技术不到位会漏缝,导致不能装水;倒模法比较麻烦,也很费模具,捏出来的东西还不好看。

总体来讲,还是盘条法适用性更广,也更容易学习。

陈枫让望月去找了一块大石板,并且尽量打磨光滑,然后到溪边挖了一些红色的黏土,仔细挑去黏土中发硬的团块和石子。

在石板上撒一层草木灰,防止黏土沾在石板上。

揪一坨黏土,“啪”地丢上去,先铺平摊一个圆饼,把圆饼周围一圈捏起来,捏成一个盘状,再搓泥条,一圈圈盘上去。

泥胚做好后,放一会儿阴干,等黏土稍微坚硬一点时,拿蜗牛壳或者豆荚打磨一下。

然后起一个火塘,点燃,将陶罐倒扣在火塘上,用木柴将陶罐盖起来,埋在中间,等火烧尽后,再等陶罐凉下来,一个陶制品就成型了。

对于第一次观看烧制陶罐的望月来说,主宰的行为简直像在变魔法,他看得目瞪口呆。

那灰褐色的泥巴在跃动的火焰中,从树枝露出的缝隙间,他看到陶罐发出了如同朝阳一般的红色,甚至比那更红,更加啊绚烂,这是他毕生中见过的最美的事物。

陶罐烧制好并且温度放凉后,他小心翼翼地捧起变得通红的罐子,轻轻用手指拂拭,又指甲在上面一弹,陶罐发出一阵悠远的脆响。

他想起了神女,这陶罐细腻的质地,仿佛吹弹可破,都让他想起了昨夜的神女,外表坚硬内里却脆弱到破碎的时候会发出悦耳声音,如同长角被树枝绞住的麋鹿般有种悲壮的美感。

他触碰陶罐的手,忍不住发出一阵颤抖。

这个陶罐,是技艺的结晶!是人类用手制造出的神的领域!

他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它,技术……不,仅仅是技术并不足以形容,这应该是……“艺术”!

主宰淡淡地说:“用火塘烧制陶罐,效率太过于低下,你回去之后,和族人们一并造一个窑,一炉可以烧4、5个陶罐,花上十天,整个部落都可以用上陶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银河记事

水牛哞哞

重回妹妹惨死那年,我与后妈势不两立

关中有良人

原神:穿越为五夜叉之一

东方饺子

诡秘:从战士途径开始

何不眠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超能导游

吃错药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