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章 眼中钉肉中刺,国策,闪烁,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七十章眼中钉肉中刺
与印度尼西亚在东南亚地区、乃至共和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一样,在加勒比地区也有一个让美国倍感头痛、又不能置之不理的国家,那就是古巴。
虽然严格说来,古巴远远比不上印度尼西亚,不管是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与资源总量,古巴连印度尼西亚的零头都不到,但是在地区影响力上,古巴却与印度尼西亚旗鼓相当,因为古巴是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长期与美国为敌,被美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的流氓国家。
当然,21世纪中叶的古巴,已经不是20世纪与21世纪初的古巴了。
虽然在20世纪,特别是在1991年之前,因为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古巴是个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算得上是发展得比较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在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共和国公民来说,认识古巴都是从蔗糖开始的。这也是古巴在20世纪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即在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古巴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产出足够多的蔗糖,满足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需求,并且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获得其他产品。但是到了21世纪,严格的说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古巴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随着红色帝国轰然倒塌,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单一的经济模式几乎将古巴压到了崩溃的边缘。
在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战略对手面前,美国当局根本不需要动用一兵一卒,只要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家在国际期货市场上搞点手脚,把甘蔗、蔗糖、沸石等几种古巴生产的物资价格打压下去,再制订一些针对古巴旅游业的限制政策(在21世纪初,旅游业超过糖类,成为古巴最重要的外汇来源),就能使古巴经济崩溃。
事实上,美国离成功就只差一步。
虽然在1991年之后,古巴当局把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不再着重宣扬意识形态,也不再向拉美国家输出革命,比如接替费德尔.卡斯特罗出任古巴国家元首的劳尔.卡斯特罗就非常重视旅游业,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古巴成了全球旅游胜地,不但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数百万游客(比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古巴接待的最多的就是美国人,而且很多美国人都是前往巴哈马或者中美洲国家,再转而前往古巴),还通过旅游业,让一些古巴的特产行销全球,比如出名的古巴雪茄就被到古巴旅游的游客带到了世界各地(雪茄是古巴第三大出口产品,仅次于蔗糖与沸石)。但是21世纪初,古巴经济仍然陷入困境,特别是在2002年的高科技泡沫破灭之后,全球经济受到影响,各种资源价格一路下跌,直到2006年才有所起色,紧接着就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根据后来解密的一些资料,小布什政府在设法制造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就制订了一份针对古巴的计划,即利用金融危机期间,资源价格再次走低的机会,让古巴经济崩溃,然后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推翻古巴政权,或者使古巴逐渐成为一个西方式的民主国家。
总而言之,在2010年左右,古巴的经济情况确实非常糟糕。
根据古巴当局的官方资料,2010年的时候,蔗糖、沸石与雪茄这三种主要产品的出口量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44%、62%与27%,出口收入则减少了63%、71%与38%。作为古巴另外一大经济支柱的旅游业也连续3年走低,2010年的入境游客从2007年的382万减少到了207万,旅游收入则降低了54%。根据2010年10月份,美国一家专业机构根据古巴官方公布的数据做的预测,如果不能改变收入现状,古巴的外汇储备将在6个月内用光,即国家破产。
关键就在这个时候,古巴获得了一笔非常重要的外汇收入。
2010年底,古巴当局与共和国签署了一份与蔗糖有关的出口合同,即共和国以2010年国际市场平均价格的73%从古巴购买2400万吨蔗糖,而这些蔗糖将分成10期,在2011年到2020年之间陆续交付,因为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共和国将提前支付总款项的15%,并且在接下来的10年中,按照递减的方式逐年支付剩余款项。
虽然古巴在这份买卖中吃了亏,但是却获得了至关重要的外汇。
要知道,2010年的时候,国际资源价格几乎减低(仅比2009年高),考虑到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将迅速复苏,即便按照2010年的平均价格采购,共和国也不会吃亏,而按照大约七成的价格采购,还分10年支付,共和国肯定占了便宜,而且占了大便宜。
问题是,古巴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大批蔗糖卖不出去。
根据古巴的官方资料,与共和国做这笔买卖之前,仅哈瓦那与圣地亚哥两处港口内囤积的蔗糖就超过了300万吨,需要30艘超级散装货轮才能全部运走。如果算上古巴的甘蔗与蔗糖产量,到2011年的时候,古巴国内的剩余蔗糖将超过700万吨。与之相比,则是共和国国内市场对蔗糖的巨大需求。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共和国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蔗糖进口国,直到21世纪20年代末才被印度超过。事实上,共和国的蔗糖产量也不是很低,只是消耗非常惊人。
从经济角度看,这笔买卖对双方都有好处。
当然,真正的好处不在经济上。
2011年,随着第一艘运载着10万吨蔗糖的超级货轮抵达上海港,共和国的一支商贸团就搭乘国航的包机去了哈瓦那。
根据当时透露的消息,这次商务合作并不成功。
用几位共和国商人在回忆时提到的情况,在与古巴当局接触的时候,共和国企业希望能够按照市场方式,在国际公行原则的基础上谈合作,即与古巴企业合作,而不是与古巴政府合作。因为当时古巴的市场经济改革还没有取得成效,所以古巴政府没有采纳共和国企业的建议,谈判也就没有多大成效。
问题是,这极大的增进了共和国与古巴的经济往来。
2年之后,即2013年的时候,共和国的商贸团再次去了哈瓦那,并且与古巴当局签署了几十份经贸合同。
与2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古巴当局愿意按照市场方式与共和国企业合作。
总而言之,2013年绝对是共和国与古巴关系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
当年年底,古巴元首劳尔.卡斯特罗就带领古巴的商贸团回访共和国,在北京与共和国企业签署了几十份总价值数百亿元的经贸合同。
更重要的是,古巴当局在这个时候主动提出与共和国签署友好互助条约。
众所周知,《友好互助条约》是一种同盟性质的条约,在此之前,共和国仅与两个国家签署了这样的条约,一是朝鲜、二是巴基斯坦。即便共和国当局并不认为《友好互助条约》是《大西洋公约》性质的军事政治同盟条约,可是在绝大部分西方国家眼里,特别是在美国看来,《友好互助》条约就是军事政治同盟条约。正是如此,在21世纪初期,面对朝鲜接二连三的挑衅行为,美国都没有用战争来解决问题。
问题是,古巴不是朝鲜,也不是巴基斯坦。
虽然从长远来看,古巴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甚至可以说,只要共和国与美国正面交手,古巴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巴不像印度尼西亚,更像是菲律宾。但是以当时的情况,即共和国还没有能力挑战美国的时候,即便古巴当局主动抛出橄榄枝,共和国也不会接受。
当然,古巴当局也知道这个问题的敏感性。
不管怎么说,古巴在加勒比地区,而不是在东北亚。共和国可以与朝鲜结盟,因为共和国可以用陆军保护朝鲜,而共和国与古巴结盟,却无法用海军保护古巴,毕竟共和国的海军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在加勒比地区挑战美国海军。
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就是共和国的前车之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