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条疙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16 崭露头角之不速之客,重返抗日战场,荆条疙瘩,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说倭国在东线有很大进展,那么西线的德国却是十分地不顺,这是因为苏联过分重视德国,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都投入到西线,当然还其他的一些意外的原因。按照希特勒制定的计划,任命曼斯坦因元帅指挥这场有限的进攻作战,以二十个仆从国师的兵力,有重点地向苏军乌拉尔山防线,在大量的火炮和飞机的支援下,发起持续而猛烈的突击,给苏联人造成一种德军将要突破防线的感觉。但是这个看是猛烈的突击只是佯攻,意在吸引苏联人的注意力。而以十个德国陆军师,一个装甲师,一个武装直升机团,秘密向乌拉尔河集结,向苏联的哈萨克斯坦境内发动突然袭击。同时,海军在里海也实施登陆作战,将阿特劳作为主攻方向,同时海空军对阿克套实施佯攻,配合陆军渡过乌拉尔河,直接威胁苏军乌拉尔山防线的侧翼。
但是,希特勒过高地估计了仆从国军队的战斗力,以为士兵装备了现代化的武器,经过严格按照德军*典的正规严格训练,这个军队便具备了同德军相似的战斗力。殊不知,这些从苏联分裂出去的国家军队中,有许多军官和士兵都曾经是红军战士、苏员、共青团员,对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和分裂祖国极为痛恨。所以,虽然进攻苏军乌拉尔山防线的飞机大炮数量众多,火力也是空前地密集和猛烈,一旦陆军开始移动进攻时问题便层出不穷。临阵畏葸不前,临阵倒戈,打军官黑枪的事件比比皆是。即使像罗马尼亚、法国、芬兰等国的部队还有一点战斗力,也难以形成牢固的防线和有效的战术配合,在苏军的反击面前一触即溃。
开始苏军也十分不解,装备精良的敌军为何不堪一击。及至搞清楚原因以后,苏军乌拉尔南方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当机立断,一边向大本营报告情况,一边命令第40集团军(司令为莫斯卡连科中将)、第69集团军(司令为卡扎科夫中将)和坦克第3集团军(司令为雷巴尔科中将)萨马实施主要突击,一路势如破竹,渡过伏尔加河,向南直取伏尔加格勒,威胁侵入哈萨克斯坦地区德军的后路。
第60集团军(司令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中将)向基洛夫实施辅助突击。
第38集团军(司令为奇比索夫中将)应向喀山发展进攻。
南方面军(司令为瓦图京上将)第6集团军(司令为哈里东诺夫中将),渡过伏尔加河越过喀山直迫莫斯科以东的下诺夫哥罗德。
几天以后,苏军乌拉尔北方方面军接到大本营的命令也开始全面出击,将战线推至阿尔汉格尔斯科和彼得罗扎沃斯科一线,十天以后*近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在这次大规模的反击战中,苏军首次将中国制造的直-5型武装直升机投入战场,其中超过半数是从中国去的俄籍犹太志愿者,他们熟练的驾驶技能,使武装直升机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苏军的果断行动彻底打乱了德军的部署,使德军和仆从国的军队重演了一次苏德战争初期,毫无防备的苏军所出现的大溃退,被苏军一口气击退四百多公里,解放了大片苏联的国土。已经侵入哈萨克斯坦地区的德军,由于仆从国军队的崩溃,苏军乌拉尔南方方面军,已经开始攻占伏尔加格勒。为了不被苏军切断后路被围歼,德军不得不退回乌拉尔河以西构筑防线,以阻挡所向披靡的苏军乌拉尔南方方面军的攻击。德军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到头来白忙活了一场,反倒让苏联人乘机占了不少便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气得希特勒差点没有吐血,急调十二个党卫军师,古德里安的坦克集团军,两个武装直升机团,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建立防线,总算遏制住了苏军的攻势。
斯大林对这次巨大的意外胜利十分高兴,指示西线的苏军部队,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向法西斯展开进攻,直到把法西斯全部赶出苏联国土。为了加强西线的攻势,斯大林又从远东抽调了四个步兵师,两个装甲师,四百余门各型火炮。他给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马林诺夫斯基的命令是:”只要守住战线,不使日军越过贝加尔湖。”虽然外贝加尔方面军靠近中苏战略运输线,在武器弹药的供应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一下子抽调这么多的火炮,在短时间内使苏军的整体实力有所下降,让日军占了一个不小的便宜。日军一路拼死冲杀,留下一路的尸体,终于在1943年8月27日攻克了乌兰乌德,然后咬紧牙关又沿着贝加尔湖,不断冲破苏军的梯次抵抗向伊尔库斯克进军。
倭国远东方面军司令山田乙三大将,为了尽快地击败苏军后贝加尔方面军的防御,急功近利地派出多支敢死队深入蒙古境内,伺机破坏中苏之间的战略公路和铁路。
在险要的巴拉赫峡谷,一座公路和铁路两用桥,横贯整个峡谷,是中苏战略公路的一个重点地段。看守桥梁的是西北军区,归绥方面军第15军的两个步兵排,在大桥两端分别建立了营房和炮楼,各住有一个排的兵力。为了保障一些重点地段的安全,归绥方面军司令部在一年前,颁布了《中苏战略公路军事管制条例》,规定在公布的重点桥梁附近十公里内,严禁任何人从事放牧、种植活动。在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包括开枪在内的,任何手段进行强行驱逐,巴拉赫峡谷的桥梁被列在前几位。
翌日早晨天刚蒙蒙亮,在炮楼顶执勤的哨兵发现峡谷内,距离大桥约一千五百米处,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六七座蒙古包。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是一伙大约五十余人的蒙古游牧民,有几群牛羊分布在蒙古包的周围,其中一群已经接近大桥下的雷区不足二百米。哨兵立即通过有线电话向排长林平少尉报告,林平少尉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便骂骂咧咧地窜到炮楼顶上。看到眼前的情形后二话没说,夺过哨兵的冲锋枪就是一梭子,撂倒了十几只绵羊,警告赶羊群的人,如果再向前走就开始射人。
林平少尉换了一个弹夹,看到羊群开始缓慢地向来路退去,便把冲锋枪还给哨兵骂道:”你是榆木脑袋呀!离大桥这么近了为什么不开枪?记住,再碰到这样的事,不管是人还是羊,一律给我用子弹招呼!”
哨兵带着几分委屈说道:”排长,这是一群蒙古牧民,蒙古包那边还有女人和小孩那,或许他们不知道这里是禁区,开枪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林平少尉气得用手指一杵哨兵的脑袋说道:”说你是榆木脑袋你还真不开窍啦!军事管制条例已经颁布一年了,差不多公路沿线的每一条蒙古牧羊狗都知道,近半年多来你啥时候见过牧民接近过大桥?突然冒出这么多牧民,真他娘地邪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