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铭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 千里逃亡,三国之江山美人,毅铭情,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旭很幸运地带着众人冲出了重围,本以为总算是躲过一劫,却没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那黄巾军还真是牟足了劲追来,明明已经逃出了他们的视线,可仍然会跟着足迹和各种迹象追下来,让王旭等人举步维艰。
而且当初王旭是被迫往北方逃的,这冀州北方早就落到了黄巾的控制当中,所以黄巾军更是封锁了王旭等人南下的去路,仿佛一群猎人在围捕猎物一样。眼看着大军追不上就分成小股部队四处堵截,后来更是派出了一大批绿林豪侠之士四处封锁,追踪。
这也让王旭极为不解,不知道这黄巾骑兵是不是被自己杀了个来回就疯了,怎么可能有这么个追法?这哪里还是打仗?这样劳师动众究竟是要干什么?
一转眼,王旭等人已经被追了三天三夜,时停时跑,大小战打了数十场,实在苦不堪言。虽然抓住有限的时间就立刻休息,但几人仍是吃不消了。就连那匹跟了王旭近一年的爱马也是被活生生累死,这可是当初王谚亲自挑选的优质战马啊,这马累死的时候,王旭还伤心了好一阵,将其掩埋,并且发誓有一天要给爱马收尸厚葬。而徐晃高顺等人的战马就更不例外了,在王旭战马倒下之前就已经相继倒下。再加上那天的战阵之中众人身上本就多多少少受了些伤,这一番逃亡下来更是狼狈不已,好在没人受到什么大的伤害。
不过,王旭也渐渐地想通了,这次伏击很可能根本就是争对他一个人来的。想通了这点,眼见众人在一起目标很大,难以逃出去,经过一番商量后,王旭终于决定所有人分开跑路,跑掉一个是一个,毕竟人越少也越好隐藏足迹。徐晃,高顺等人也觉得这样能分散敌人注意力,王旭的存活率也会大增,所以都是认同。
不过王旭的运气倒是很不错,刚刚分开没多久,竟然发现了数名落月门的探子,而且这几人的武功却是不行。偷袭之下,王旭几招就干掉三人并制服了两个。威逼利诱地套出一些情报后,他这才知道自己失算了。这所谓的分开根本没用,因为黄巾的格杀令中只有他和张靖两人的画像,所以永远只会找他和张靖两人,而且似乎他更是重点。虽然心中苦闷,但想到徐晃、高顺、周智和那最后的十一名陷阵营的弟兄能安然脱险,王旭也算是喜忧参半!
之后,王旭也尝试着往南方潜行,意欲回走,只要赶回朝廷控制范围,就不怕不能脱险。可惜都失败了,他的东、西、南三个方向隐隐之间布成了一张网,他几次尝试都险些被高手包围。最后一次还在数人的围攻中不幸地挨了一个老者一掌,受了不轻的内伤。还好当时他跑得快,带着他们在树林里绕了个圈子后,却是又绕了回去,并且抢了一匹马,重新朝着北方疾奔而走。但自此,王旭却是再不敢回身往南了。
而且这些人也似乎对于这种追踪极有经验,始终锁定着他的大概位置,虽然他每每都机敏地避过,但却始终无法逃脱这个包围圈。逃到哪里,对方就追到哪里,有时候前脚刚到,对方后脚就追来了。能抓住一些有限的时机休息就已经很不错了,实在难以寻到脱身的办法。
无奈之下,王旭只能往西北跑。因为冀州大部分都被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跑进冀州西部的大山里,最好能逃进绵延的太行山脉,他就不信在深山老林中还有人能追踪到他。不过王旭能感觉到在自己西边的人手强度也是仅次于南边的,所以他也只能往西北跑。不过可喜的是,黄巾似乎真正比较有控制力的地方并不广,随着王旭越往北走,黄巾的士卒已经不会再追,追杀他的多是那些所谓的豪侠之士,反正他曾经听蔡阳说过的三个门派,每个门派的人都算是见识过了。
虽然如此,但王旭对那些未陷落的城池仍是不抱希望,他才不相信这些没有了武装,高级官员都跑掉的半废弃城池能够庇护他。
不过他也进过几次城,找了一些人家抢过盐,火石之类的物品,以便于路上能够获取熟食,遇到那种比较富有的还抢走一些干粮。至于笨重的铠甲,他早就扔了,衣服都已经抢来换了好几套,毕竟铠甲那东西离开了战场用处不大!
虽然这番行为确实有点恶劣,可王旭也是真的没办法了,不过他找的倒都是一些富足人家,拿的那点东西对那些人来说也没太大影响,就是受点惊吓而已。
眨眼间,王旭已经奔逃了近半个月,只不过因为要和追杀者周旋,所以北进的速度倒是不快。
这一日,王旭即将穿出一片绵延的树林时,竟然若隐若现地见到了远处绵延高耸的山峰,心中顿时大喜,莫不然自己真的快要到太行山脉了?
急速奔出稀疏的林子后,他打量了一下四周,顿时发现前方不远就开始出现了绵延的良田,在那边大山的山脚下更是有一座小村庄,当即大喜。这两天一直在林间奔走,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碰到人烟,现在总算可以知道自己究竟到了什么鬼地方!
警惕地观察了一番四周,确定没有危险后,王旭才快步往那小村庄跑去。尽管剧烈运动牵动着他的内伤会非常痛,但是他也没办法,况且这段时间也已经渐渐习惯了。在没有安定下来前,他知道自己这伤根本就治不了。
随着蓬头垢面,衣履不整地王旭出现在村口,见到他的村民顿时就好奇地围了过来。但随后见其身上到处都是干涸的斑斑血迹,又手握长剑,顿时警惕起来,眼中甚至隐隐产生了敌视,更是有不少青壮年紧握手中的铁质农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