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章 刺龄案(十四),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小八哥,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更新时间:2012-05-03
在散了朝会之后,虽然对军队变革这次已经彻底完成,但载淳感到心中很是郁闷,自己这个六叔现在就还好入魔一样,为了权力,已经是不择手段了,看起来自己已经不能再手软了,要想办法尽快解决了他才好。
载淳在养心殿中想看一会书,但总是觉得心烦气燥,就带着董海川与张文亮出了紫禁城,来到了北京城中四处闲逛起来。
此时的北京城已经不象载淳初来之时,现在到处店铺林立,由其是在京津唐铁路与京绥铁路开通之后,将唐山、天津、西北、蒙古等地与北京城紧密的联系起来,西北、蒙古的水果、畜牧产品大量来到北京城,同时北京城的一些特色产品也向四方扩散。
随着载淳政策一步步的实施,欧洲的商人与商品也大量的涌入北京城中。北京城中金发碧眼的欧洲人也逐渐的多了起来。此时欧洲的钟表、玻璃制品等相当受北城在的欢迎。此时的北京城俨然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同时载淳在对各地开发之时,也吸取了后世的一些经验,由其是对环境方面的保护,开始之时,绝大多数人都不理解,只是在载淳的强令之下才执行起来。但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已经慢慢的体现了出来。此时的北京城并没有出现后世类似于龙须沟的情况。
载淳在董海川与张文亮的陪同之下,慢步于北京城中,心情也渐渐的好转起来。三人转了一会,然后到了中华楼中,并没有去单间之中,而是在大堂之中,找了一处相对安静的地方,坐了下来,也并没有惊扰中华楼。
三人随便要了点吃食,一边听着周围人的闲聊,一边惬意的吃了起来。而现在在中华楼中所聊之事,大多都是江宁漕粮被抢之事,同时就是受到很大影响的北京城中的粮价问题。载淳侧耳顷听着,但面色却是很平静。
载淳突然听到,说北京城中有一处粮铺,并没有和其他粮铺那样,在此时猛抬粮价,而是一如继往的按照以前的粮价,再继续售粮,所以这两日都排了很长的队伍。按理说这家粮铺的存粮应该很快就卖完了,但是这家粮铺的老板也是怪,并不是随意售卖,而是每人有一定的限制,多买也不卖。
载淳听后,心中一动,心道,现下还有这样的商人,不发国难财,还真是难得,载淳轻声说道:“这家粮铺还真是难得,一会我们也过去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人。”
三人吃完饭之后,打听好了这家粮铺的位置,然后就不紧不慢的向这有店铺而去。
载淳三人来到这家粮铺之后,在远处观之,只见排了长长的队伍,但人多有序。载淳抬眼向门面看去,只见横匾上写着‘大德兴’三个字。载淳心中就是一动,这个‘大德兴’听着怎么这样的耳熟呢?
载淳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张文亮,张文亮随口说道:“少爷,这个‘大德兴’说来还有一些一来头,这是一位山西祁县人开得商号,名叫乔致庸,今年五十二岁,是一位有名的晋商,主要以丝、茶、粮、当铺为主,并于前几年也开了一家银行。
这个乔致庸说来还真是有些不简单,经商讲究诚信,乔家原来叫复盛公,是在这位乔老爷子手中壮大的,后来改成了大德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