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香港的上层,香港从1949开始,古龙岗,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百三十四章香港的上层
张力的公司开张了。
虽然在正式开张之前,他做了许多,甚至还买了许多地皮,但因为之前他行动比较隐密,加之人们更多的是关注朝鲜方面的战局,所以并没有吸引到太多的注意力。可是,这一次他却是几乎同时开张了三家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到房地产、建筑以及海底采沙这三个行业,这就不得不惹起人们的注意力了。毕竟,他虽然并不是什么明星,但因为各种原因,在香港已经是非常有名。
而香港的许多媒体也都由此联想到了《香港人报》之前所作的报道,尤其是有关石硖尾、油麻地那些棚户区的一篇篇详实的数据报告,并纷纷就此发表评论,声称张力是想引起舆论关注,进而迫使港英政府对难民的居住及生活环境进行改造,然后借机发展自己的公司。或许是《香港人报》一直以来跟其他媒体交流的太少,也或许是大家依旧对这家报社崛起的速度感到不满,所以,评论大都是负面的,甚至有报纸直接骂张力是“裹胁民意,逼迫政府,从中牟利”!
但是,这种评论并没能成为主流,很快,反应过来的诸多大报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出乎众人意料的,对于张力所做的这件事,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不管是支持共产党还是支持国民党的,几乎是统一性的对这番动作做出了肯定。《大公报》、《星岛日报》这些影响力巨大的报纸更是直接宣称:“张力虽然有借机盈利之嫌,但行商之间,谁人不是希冀能够谋利?张力的所作所为,至少比眼看着香港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的某些人强。至少,他还在关心香港的民众,关心香港的前途!”
这些评论隐含有的意思着实刺激到了不少人。而紧接着,《香港人报》也终于开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张力亲自撰稿,声称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希望由政府出面来改善人民生活,所以才在报纸上连番发表文章,就是意在呼吁。但事实却是,一直到现在为止,港督葛量洪却始终没有动作,就连布政司也对他的呼吁毫无反应。所以,出于一个香港人的自觉,他才决定自己组建公司,自己贷款、借钱,希望能够为“迁居”而来的同胞们尽一点力。同时,他还一再声称:组建三家公司,其实只是志在一点,那就是为生活艰苦的同胞们建造公共屋邨。
此言一出,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在香港引起巨大反响。而随着张力所组建的“香港房屋公司”迅速地开始在石硖尾棚户区附近戡测地基,人们也纷纷相信了张力的话,转而将矛头指向了港英政府。
“这个家伙根本就是故意的。他根本就是想跟政府做对!”
港督府。律政司贾欧.艾克门迪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咆哮。原本圆胖和蔼的面容竟让人感觉多了那么一丝狰狞!不过很可惜,他这么激烈的表现却根本没能引起在场哪怕任何一人的回应。
“列诰,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港督葛量洪本就是个瘦高个儿,加上一身灰黑色的西装,更是显得瘦了不少,再加上稀疏的头发,厚厚的眼袋,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这位港督最近面临的是何等的压力。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似乎是别无选择。除非……”列诰看了一下在场堪称全香港地位最高的几个人,欲言又止。
“除非什么?我的布政司大人!”贾门迪身边一名大概四十多岁的英国人问道。这位是太古洋行的董事会主席约克.施怀雅,又称施约克,是香港英资洋行里面的传奇人物。当初,由于二战的爆发,曾经生意遍布全球的太古集团也受到了重创。伦敦总部几乎全毁,被迫迁移到了印度加尔各答,之后又迁到了孟买。而其在中国的生意更是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一个重庆的分部勉强运行了几年。不过,二战结束之后,约克.施怀雅却迅速地领导着太古集团以坚定的步伐恢复起来。施约克预见中国局势的转变,在努力恢复太古在中国业务的同时,开始将它的重心转移到香港。1946年7月,太古在香港创办太古贸易有限公司,正式进行战略转移。之后,太古船坞和太古糖厂的重建工作也相继完成。1947年,太古船坞首期重建工程完成。而今年9月,太古船坞战后第一艘载重6,000吨的大型远洋轮船建成下水,太古船坞业务再度恢复。同时,太古糖厂的重建也于今年完成,同样是9月份,第一袋原糖加工完成。而在此之前两年,位于上海的国光油漆厂也早就恢复生产,并于1948年被转移到香港与永光油漆厂合并。可以说,太古集团能够有今天在香港的地位,与施约克是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除非,伦敦决意放弃香港。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对香港现在的民意视若不见!”列诰看了一眼众人,摊开双手,淡淡答道。
“这根本就不可能!而且,就算伦敦做出了决定,我们也会坚决反对!”施约克身边的另一个人大声说道。这位是怡和洋行的一位大股东赫斯,出自香港赫赫有名的渣甸家族。
“渣甸先生,这只是列诰的一个假设,不必当真。”葛量洪叹了口气:“而且,我也相信,伦敦的先生们是绝对不会允许放弃香港的。”
“这一点我们都很清楚。但是,香港目前的局面必须改变。”施约克说道。由于经历过战争的破坏,太古集团上下都对战争有着巨大的反感,尤其是集团的绝大部分生意现在都是以香港为重心,他们就更加不能允许香港的社会和政局出现波动。否则,几年来的努力都将被战争化为一场泡影。
“怎么改变?先生们。”贾门迪反问道:“现在,美国人正带领着联合国军在朝鲜打仗。我毫不怀疑麦克阿瑟将军会把那个朝鲜的小丑击败,但是,之后呢?打败了朝鲜,这场战争就结束了吗?”
“没错。我们还要担心苏联,还有……中国!”列诰再次环视了众人一眼:“就像我们现在最讨厌的这个家伙所说的,苏联人或许不会出兵,但是,中国虽然穷,却有的是人!而且,曾经跟日本人交过手的我们都清楚,东方人在战争方面的思想与西方人有着太多的不同。他们视投降为耻辱,作战的时候往往悍不畏死!”
“美国人也不会允许自己在世界大战之后再次出现重大的伤亡……”施约克也接着说道。
“我的天。这些话我听着实在是太熟悉了……我们居然都在看《香港人报》?”坐在施约克对面一个老头忍不住笑道。约翰.马登,会德丰洋行创办人之一。只是,相比起施约克和其他年轻的洋行大班,这位会德丰的主事人却对香港没什么信心。所以,在二战之后,他就将洋行的业务转移到了机动性较强的远洋航运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一直跟其他洋行的大班们不太对路。不过,这位老先生对此却并不在乎。
“马登先生,难道你认为中国人不会出兵?”赫斯.渣甸旁边的一名中年人问道。
“凯瑟克先生,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我根本就不相信中国人有这个胆量。你们可以想一下,一个穷困的国家,他们凭什么跟装备精良的美国人开战?就因为苏联人可能的支持?还是他们以为美国人跟那些拿着美式武器却被他们打得一败涂地的国民党军队是一样的?……政治家们可不会这么幼稚!”约翰.马登笑道。
“可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受到中国人的威胁这是事实。哪怕他们并没有正式表明这种态度,可是,美国人在朝鲜的动作,依旧把香港带入到了危险之中……”列诰说道。
“没错,这是事实。”约翰.马登点了点头,又向众人反问道:“所以,我才要询问一下诸位,我们为什么要在危险的时候对这个地方进行投资?难道,我们的钱没处花了吗?或者说,我们的政府居然要屈从于本地的民意?我们可是殖民政府!”
“……”
约翰.马登的话让场上陷入了静寂之中。这老头说的没错,虽然香港现在民意似乎有些沸腾的意向,但是,他们如果在这个时候加大对香港本土的投资,这些钱还能不能收回来呢?香港现在正处于危险之中,而毫无疑问的,美国人如果打败朝鲜人,中国人肯定要做出反应。那时候,解放军如果不敢出兵朝鲜,又是否会为了泄愤,转而反过来对香港做出攻击状态呢?这个问题对那些政治家,两国的领导人们来说或许不能算什么大事,甚至可能只是念头一转的问题,但对他们来说却是生死攸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