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盐大伯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章孔子的生平事迹,历代王朝更迭,汤加盐大伯伯,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孔子的影响力使他成为后世人们尊称的“至圣”。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主线就是“乐礼善学,尚中贵和”的儒学精髓。又一次把这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推到了历史的巅峰,各个国家相继创设孔子学院更是其影响力的体现。

那么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出身却一直以来没有确切的定论,虽然英雄不问出处,但是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出身也是大家较为关注的话题。

第一种说法,孔子就是“私生子”。

《史记·孔子世家》中这样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蔡尚思主持编著的《孔子思想体系》一书中提到孔子的母亲颜氏一直向孔子隐瞒有关其父的情况。孔子也曾对弟子们说“吾少贱也”,从上面我们可以得出孔子是私生子并不是空穴来风。

第二种说法,“不合规矩的结合:谓之野合”。

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为颜徵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人品出众,建立过两次战功,因曾单臂托住悬门让冲进城池的部队撤出而闻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依照当时的礼仪不宜继嗣,于是又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孔子。

这个说法中,叔梁纥结了两次婚,生了九女一男,这样他的年龄应该已经很大了,但是为了传宗接代必须还得生一个健康的儿子,他必须再结一次婚,这样他就找到了颜氏,然后生下了孔子。司马贞《史记索引》记载:“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年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

第三种说法,“祈求赐子”、“梦孕而生”。

据《论语撰考谶》称,孔子是黑帝之后,“叔梁纥与徵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另外在这本书里还提到有关颜氏在梦里怀孕生下孔子的说法。这些说法固然不宜采信,但是也为孔子的传奇身世增加了不少神秘色彩。

无论孔子到底是私生子还是“野合”而生,他的童年生活都充满了正常孩子难以想象的坎坷。孔子才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孔子的母亲十几岁就嫁给了他的父亲,没过几年就做了寡妇,夫家因此嫌弃她,不允许她去送葬。孔子长大以后想去父亲的墓地祭拜,他的母亲也无法指出叔梁纥墓地的确切地点。直到孔子的母亲去世后,才有人告诉了他父亲墓地的位置,使他得以将父母合葬。

不过孔子毕竟是鲁国这个礼仪之国的大夫之子,受到了一定的熏陶,他小时候做游戏,不像其他孩子那样玩些小孩子游戏,而是模仿大人们的祭祀礼仪,摆上一些祭祀礼器,然后行礼如仪。

孔子自幼好学,而且聪颖机敏,很快就声名远播,鲁国的大夫孟釐子,弥留之际嘱咐他的继承人孟懿子说:“孔子是圣人商汤的后裔,祖上有很多名臣贤士,我听人说圣人的后代即使不能做国君,也必当出现显达之人。现在孔丘年纪轻轻就精通礼法,岂不是显达之人吗?我卒以后,你一定要以他为师。”孟釐子去世以后,懿子果然带着弟弟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礼法,后来南宫敬叔还曾经随同孔子到周朝都城洛邑去游学。

孔子年少时虽然家贫而且地位低贱,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各方面的学习。史书上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以‘长人’而异之”,先秦时候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66尺,推算下来,孔子的身高至少在2米左右。有了这样优越的身体条件,孔子广泛涉猎周代贵族教育中“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其中“射”即是射箭,“御”即是驾驭战车,这两样都是在激烈的战场厮杀中才会用到的技能,孔子以精擅六艺闻名于天下,可以肯定的是他对于射箭和驾驭战车都十分精通。

除此以外,孔子还精通兵法,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意思是平时不对老百姓进行军事训练,一有事就仓促征召其上战场,这无异于叫他们白白送死。所以,虽然主张“仁爱”,倡导和平、反对战争,但孔子深知身当乱世强大的军事力量才是立国立身之本,因此他非常重视“足食足兵”。季氏是鲁国大夫,孔门弟子冉有曾为他将兵打仗。胜利归来,季氏问冉有:“先生的兵法是跟谁学的?”冉有说:“自然是跟老师学的。”以此看来,孔子很可能是一位深通兵法的大行家。

为了将自己一身所学传授给更多愿意学习的人,孔子打破了贵族对于学校教育的垄断,创办了私学,广招社会各个阶层之人入学。在他的弟子中既有孟懿子、南宫敬叔兄弟这样的贵族公卿,也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甚至有改邪归正的大盗,其中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仲弓之父为“贱人”,子张出身于“鲁之鄙家”,颜涿聚原是“梁父之大盗”。

经过孔子因材施教的悉心教导,这些经历、资质各不相同的弟子大多都成了才,并且形成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这样蔚为壮观的成果。为了纪念孔子的为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后人将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几乎所有的士人学子都成了孔门弟子。儒学思想甚至远播海外,对东亚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当时中原各国的政权被卿大夫占据,进而又落入大夫的家臣手中,各国因权力争夺而爆发的内乱此起彼伏。晋国在卿大夫的把持下,常常向东方挑起战端,而南方又有残暴好杀的楚灵王屡次北侵。鲁国是既小又弱的国家,而且又靠近大国齐国,地位十分尴尬,如果依附楚国则会得罪晋国,如果依附晋国,楚国又会前来讨伐,如果稍稍放松对齐国的防备,齐国又会侵犯鲁国的领土。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踏入了仕途,孔子的第一份职位是委吏,也就是主管仓库的小吏,后来又做过主管畜牧的小吏,可以说孔子官场生涯的起点并不高。不过,机会在他三十岁的时候悄然到来。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齐景公与晏婴到鲁国来访问,此时孔子在鲁国已经颇有声望,还收了不少弟子。齐景公听说了孔子之名,便特地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并举出秦国的例子问:“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孔子说:“秦国虽然是小国,但国君胸怀大志,虽然地处偏僻,但行事方正,善用人才。秦穆公与百里奚倾谈三日,听取为政的道理,有了这样的国君,取天下也不是不可以,称霸只是太小的成果了。”齐景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对这个颇有见地、思想深远的鲁国年轻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几年以后,鲁国掌握大权的三家卿大夫联合起来攻打鲁昭公,鲁昭公溃败,于是就逃到了齐国,齐景公便将鲁昭公安置在乾侯邑。此时鲁国政局一片混乱,孔子也逃到齐国避难,并且投奔在齐国大夫高昭子门下做家臣,希望能通过他面见曾经赞赏自己的齐景公。

不久之后,齐景公果然召见了孔子,并且向他询问如何为政,孔子很爽快地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时齐国大权正被大夫田常所把持,齐景公正苦恼于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的情况,听了孔子此言十分赞同:“您说得是,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算有食物,我也吃不到啊!”

过了几天,齐景公又向孔子问政,孔子说:“为政之道关键在于节财。”齐景公便想以尼溪田封孔子却被晏婴劝阻了。晏婴认为儒家学说华而不实,既不能教导别人为臣下的道理,也不适合教化风俗,更不应该用以治国。于是齐景公以后会见孔子,就不再询问孔子擅长的礼制学问了。

过了几天,齐景公对孔子说:“我没办法给予你像季氏在鲁国那样尊崇的地位,不过我可以给你像鲁国的孟氏那样的地位。”鲁国有三卿,其中季氏是上卿,地位最为尊贵,而孟氏是下卿,没有实权。即便如此,孔子身为初来乍到的异国人,竟然能在齐国得到下卿的地位,还是引起了齐国大夫的嫉妒,他们打算联合起来陷害孔子,孔子听说了此事便向齐景公求助。齐景公叹息了一声说:“我老了,不能任用您的大才了。”孔子听了这话,只好离开齐国,返回鲁国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仙界赢家

竹衣无尘

邪眼末世录

苏羽证

医手遮天

慕璎珞

魔法塔的星空

歹丸郎

秦风许芸潇

弹指一挥

武夫凶猛

走过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