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八章 兵法考
社会和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两百四十八章 兵法考,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社会和谐,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董良无奈的蹲在号房里,望着眼前的试卷,欲哭无泪。</p>
不敢往下坐,屁股疼。</p>
再看看手背上的淤青,胳膊上的伤痕,拿笔都拿不稳,原身继承下来的一手漂亮的隶书如今歪歪扭扭的胜似小孩涂鸦。</p>
想想这几天的遭遇, 董良就来气,只能感叹飞来横祸。</p>
自己本来好端端的在制图室“指点江山”,辛勤劳作。</p>
谁知道这交州来了个叫关羽的恶霸,来了就找事。</p>
这关羽一定是跟张飞学坏了,原来没有那么蛮横不讲理的!</p>
先是把董良带着众门生制好的地图都搜罗了一份。</p>
把董良硬生生的拉到了校场,非要再考较一番武艺。</p>
与关羽分别的久了, 董良想起来当初跟关羽一起练剑的时候还有些怀念,可怀念了不过两三个呼吸,就被关羽打的哭爹喊娘。</p>
关羽先是和董良走了套拳脚, 又和董良练了练兵刃。</p>
一番比试下来,董良浑身酸痛,手脚无力,好似踩在棉花上,又好似睡在刺猬上。</p>
这时候关羽才放了风凉话,“这么久没有见你,武艺还是这样的稀松,实在让我看不过去。堂堂八尺男儿,生于乱世之中,对的起你腰间的宝剑吗?”</p>
关羽的批评让董良不能接受。</p>
董良心想,我也有好好练武的好吧,我可是跟着黄忠学的射箭!</p>
董良这样想着也这样脱口而出。</p>
“我与将军分别不过数月,武艺虽然没有长进,但也没有落下,何况这么久以来,我练的也不是冲锋陷阵, 马上砍杀。而是百步穿杨的绝技!”</p>
董良说完,心里顿时有点不妙的预感。</p>
似乎在关羽的丹凤眼里看出来了笑意。</p>
莫非?我上套了?</p>
关羽当即道:“早听说你一箭定鄱阳,万军阵中射死东吴名将凌操!快拉弓来,让我见识见识!”</p>
董良当即也想给关羽展示一下成果,当即要拿弓箭,可一抬手就感觉不妙,手脚都被打的生疼,浑身力气用的干干净净。</p>
哪里还能射出来成绩。</p>
可关羽不依不饶,非要董良展示一番,最终到底勉励把弓拉开了一两寸,射出了五六步,然后那狼牙箭就一头栽进土里,尾羽也不打颤,还没在土里站住,就倒在了地上。</p>
躺平了的狼牙箭好似在嘲讽董良一般。</p>
实在是在似笑非笑的关羽面前丢了个大脸。</p>
然后关羽就批评董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p>
不停的说道,“大战在即,武艺这样稀松,还有胆子带兵在前吗?”</p>
“就这点本事, 还敢和凌操蒋钦的兵马短兵相接吗?”</p>
董良看出来关羽是故意找茬, 于是也就放平心态,随便他嘲讽。</p>
可关羽还是不依不饶, 正好来主持武举考试。</p>
就把董良扔了进来,让董良去参加兵法这一项的考核。</p>
此次董良在南昌县举行的大规模武举考试,比之前面两次五经科考试,百家科考试,要声势浩大的多。</p>
毕竟识字的是稀缺人才,而有把子力气的是哪里都有。</p>
民间就不缺少悍勇的人。</p>
因此各县先进行基础的力气和耐力的选拔。</p>
然后将选拔出来的送到南昌再参加大比。</p>
而实在不行的不去管他,有一般本事的留在本县任用,或就近从军,或为衙役。</p>
而南昌县中的考试专用的号房已经修出来了,不像第一次五经科考试那样草率了。</p>
但是如今董良待在这号房里只感觉空空荡荡!</p>
毕竟这号房是修给读书人参加笔试的。这些考生当然要比武举考试中识字的人多的多。</p>
这一项兵法考试,其实只是个额外加试,可以算是一个加分项,但是不是必考项。</p>
想在普通的草莽里得到一些会兵法的人才还是很难的。</p>
类似于韩信,霍去病这样的人可能对于古人的兵法并不迷信。</p>
甚至觉得打仗嘛,就那么回事,懂的都懂,不懂也不用说,看什么书啊!</p>
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有一个兵法作为参考指南还是很有用的,这样的人永远是人才。</p>
虽然平时生活中,百姓们无论是打猎还是种田,都可以学习到很多智慧,这些道理,在打仗上都是通用的。</p>
但是这些原始的计谋是不系统的,时灵时不灵的,肚子里有货说不定也倒不出来的。</p>
而前人的兵法,则帮助他们总结好了这些,对于自己没智慧的可以学到打仗的计谋。</p>
本事有智慧的也可以得到提炼。</p>
而兵法更重要的不仅仅是计谋,还有兵马的调度,各种令号,以及对士兵的训练方法。</p>
像后人伪托姜太公之名的《六韬》就是操作多一些,里面介绍了各种军队类型,和令号,以及用法。</p>
《孙子兵法》则是一种军事思想,甚至不仅仅是只能用于军事上的思想。</p>
就像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智慧可以用到打仗上,而军营的智慧也可以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p>
至于像《纪效新书》这样的则有很多的如何训练士兵的方法。</p>
所以兵法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很重要。</p>
而董良很显然是不属于像韩信和霍去病那样的天神级别的选手。</p>
只能老老实实的学习。</p>
索性面对乱世的压力,董良前期有刘备,关羽耳提面命。</p>
后期又跟着徐庶和诸葛亮学习。</p>
算得上名师出高徒,虽然董良现在还不是很高,但是面前的这一份武举的考卷完全难不倒他。</p>
这份试卷出的还是非常有水平的,是诸葛亮亲自操刀。</p>
为了适应这各地莽汉们不一样的文化水平。</p>
先是让他们自愿报名参加兵法的笔试。</p>
当然也有想浑水摸鱼的,不过报名的条件是先在登记处背诵两句不管是什么的兵法,背的出来就可以报名。</p>
这样筛选一下,把那些完全什么都不会的筛掉,别来浪费大家的精力,你举石锁举的好,照样有个光明的未来。</p>
然后这些考生面对的是诸葛亮由浅及深的试卷。</p>
从最简单的兵法默写,解释翻译。</p>
到中等的小规模作战中兵法的应用,诸葛亮还特意选了入豫章打的局部战争改成了案例。</p>
还有大难度的大战役分析,正好把官渡之战作为背景材料。</p>
再多的有战略分析,以及军事思想漫谈。</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