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二章 火药
社会和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两百六十二章 火药,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社会和谐,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程普与黄盖带领五千兵马,直冲大别山,来到了扬州的西北。</p>
两人驻扎不入城池、</p>
事实上,大别山附近也没有城池。</p>
程普与黄盖带的人不多,主要起一个警戒作用,曹操实力强大,若真有意浑水摸鱼, 江东是没有办法的。</p>
如今官渡之战后,曹操面临北进的问题,内部也需要整顿,无论是对于刘备还是孙权来说都是一个最好的时机。</p>
相比之下,孙权应该是三国中距离天下一统最远的一位,一生都在合肥打转。</p>
也许是江南温柔水乡, 江东人虽然也想扩大地盘, 但是并没有诸葛亮和刘备那样还于旧都的决心,也没有曹操气吞山河的壮志。</p>
看起来好像是最没有远志的一方势力。</p>
这个时间段本来应该是老天爷赐给孙权的良机, 虽然有内忧外患,处处烽烟,但是父亲和哥哥留下的班底足以将扬州收拾干净。</p>
于是就确立下他比刘备的优势,在往后的几十年里,除了关键时期的几次大战,多数时候都是高枕无忧。只有他出兵打别人的份。</p>
这是孙权发育时间好,发育的地盘也有优势。</p>
他占据江南,南达交州,南边和东边都不用担心,不用防御。</p>
西边刘备弱小,又一心北伐,只要自己不撩拨刘备,西边也只需要小小的警戒。</p>
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是刘备和曹操所不能比的。</p>
曹操自起兵,就位于中原四战之地。</p>
后来地方大了战线拉的长, 西边刘备咬着不放, 东边孙权又时不时的跑到合肥叫唤。</p>
而刘备也是如此, 孙权对于荆州垂涎三尺, 刘备还要在汉中和曹操纠缠。</p>
益州西南的蛮夷也不好收拾,主要是没有一个时间和精力。</p>
刘备发家太晚了,曹操和孙权都早已站稳脚跟了。</p>
有人说高祖刘邦厉害也是白手起家,短短数年就夺得了天下。</p>
还击败了霸王项羽那样的强敌,相比之下刘备就差了不少。</p>
不过那时间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项梁等虽然也是大家出身,但是在秦朝一开始也不怎么样。</p>
无非是属于落寞将门,刘邦属于地方流氓。</p>
差距还是勉强可以看一看。</p>
但是相比于刘备处于的环境,刘备一开始和刘邦差不多,但是与他竞争的,不是一方州牧就是太守,要么是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要么是曹操,家里能花钱买三公这样的官。</p>
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从一开始刘备就没机会,北方已经被瓜分干净了。</p>
而不像高祖刘邦,天下是一块白纸, 任由他们争抢。</p>
试想一下,如果刘备老家是江东人,在这里去和孙坚竞争,说实话也是很有希望的。</p>
可惜刘备不是。</p>
不过现在好了,孙权的发育时间刚开始,刘备就和孙权开始竞争,这扬州的地利,看来是要归属于刘备了。</p>
套用某类仙侠类小说的角度,这属于刘备夺取了孙权的气运。</p>
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于程普黄盖来说,真没有什么把孙权抬上龙椅的想法,差的太多,不是每个人都有我将取而代之的志气。</p>
他们是孙家的老臣,如果将来真的打不赢,投靠一个新主公,给孙权换一个太守的地位难道不能接受们,很显然是可以的。</p>
程普和黄盖安营扎寨就驻扎在了大别山下。</p>
有大别山为依托,易守难攻,好似一颗钉子一般钉在这里。</p>
老将军经验丰富,富有远见卓识,自己这颗钉子扎下,若曹操趁火打劫,自己等人则可以袭击其后路,骚扰其粮道。</p>
若曹操先拔下他们这一个钉子,那么背靠大别山可以和曹操好好周旋周旋,留给周瑜反应的时间。</p>
如今之江东虽然是人才济济,但是,忠心之老将却不如曹家,夏侯家之英才。</p>
年轻的将领诸如吕蒙之流,二十出头,而且他们的二十出头的能力,比起来中原的还是有差距。</p>
虽然许许多多的英才,十几岁,二十几岁就已经建功立业。</p>
可那些人地处中原,风云变幻之地,那种地方锻炼出来的,和江东这边剿匪的不可同日而语。</p>
江东之英才,遍观史书,除了个别拔尖的还是以整体的优势,综合实力取胜。</p>
如今看来真是除了一个周瑜挑大梁,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p>
本来就这这初期挑大梁的太史慈,甘宁等被刘备收入麾下,蒋钦等被杀。</p>
剩下的就太少了。</p>
后人再看史书,谁又能不感叹董良为刘备选择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呢。</p>
......</p>
董良又开始建立新的工厂。</p>
这一次,把诸葛亮也拉了过去。</p>
工厂的建筑设施的建设还是很容易的,难的是对于员工的招聘。</p>
这批工人的忠诚度必须要保证,万一技术外泄,那这个三国,说不定,董良就彻底玩不转了。</p>
工厂在山下建造完毕,外面是密密麻麻的守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p>
董良和诸葛亮上山来,伊籍在山下遴选清白可靠的工人。</p>
自从董良将研究火药的工作交给这些方士,来这里的次数就少了很多。</p>
偶尔来视察一下安全情况,看一下自己派过来的学徒的学习情况。</p>
给那些方士打打气,给他们发一发田产地契。</p>
都是董良自己给他们置办的产业,虽然不允许他们下山,想用得上这些财产怎么也得数年后,但是给他们看看,也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p>
今天董良和诸葛亮上山是临时起意。</p>
但是这并不代表山上没有做好准备。</p>
因为是这些方士主动请功,传递好消息到了城中,配方取得了突破进展,已经有一定功能的火药可以投入使用。</p>
董良知道这个消息就准备上山去看看,这些方士自然知道领导这几天就要来视察,自然老老实实的把卫生打扫一下。</p>
安全管理处理一下。</p>
这种应对领导视察的工作可谓是历史悠久了,甚至说是无师自通啊。</p>
因此,董良和诸葛亮悠哉悠哉的看着风景爬着山,到了山顶的平地,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p>
那些老方士,各个掖着衣服,干净利落的亲手布置火药实验的操作。</p>
看起来一片忙碌勤恳,尽职尽责。</p>
可董良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p>
看到这样一幕,董良倒也不生气,只是觉得好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