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美滋滋
社会和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二章 美滋滋,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社会和谐,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今也到了用膳的时候,我后面早都已经准备好,就等你到来了,刚才只不过跟你开个玩笑,顺便试探试探你是否有时间,来来来,到后面去直接入席便是。”</p>
董良客客气气的拉着诸葛亮请他到了饭桌上。</p>
“先不忙着吃饭,我得给你讲清楚。咱们如今既然到了扬州,就得按照吴地当地的规矩办,如此一来,本地的百姓见了也会开心。”</p>
“不知道这吴地的礼仪有什么不同之处?”</p>
董良好奇的问道。</p>
“这吴地对婚礼十分重视,有所谓“三分光,两不见”之说,“三分光”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有三次重大礼仪特别风光,那就是满月剃头、结婚成亲、死后丧葬。这三次重大礼仪中只有结婚仪式自己清楚,其它两次自己浑然不知,因此叫“两不见”。所以他们对于唯一能见的,这一次非常的在意。”</p>
“你这交换了年庚,看了吉祥,却还不能算是纳吉,须得将年庚帖子用红布包裹,连通红米等物供在灶神座下,三日之内,如果家中平安无事,没有摔瓶破碗之类的不吉利的事情,才可以请人看看八字合婚。”</p>
董良摸了摸胸口,点点头明白了,原来是在纳吉之前,多了一道在灶王爷下面的供奉。</p>
“这事儿却也不难办。”</p>
“然后你就可以准备下一步,纳征。向女方送聘礼,在本地称作‘送盘’,所谓的盘,就是装订亲礼品用的长方形的木质盘子。你是得准备四四一十六个,然后就可以选择良辰吉日了。”</p>
董良倒是奇怪了。“你也不是这扬州人,怎么懂得那么多本地的习俗?”</p>
诸葛亮摇摇扇,“你忘了我那侄女才刚和张子布的儿子成亲吗?”</p>
董良闻言,恍然大悟。</p>
“我兄长离开之时,也曾嘱托过我,特意给我讲解了其中奥妙,就是等着你大婚呢。”</p>
“那我可得好好的谢一谢子瑜先生的厚意。却不知道子瑜先生如今在交州过得如何?”</p>
诸葛亮摇头道,“我不担心他在交州遇到什么阻碍,不过短时间内恐怕是难得他的消息。才到交州不多久,能有多少成绩做出来?不搞出来点成绩看一看是不会回声的。”</p>
诸葛瑾也是一个有着自己骄傲的人啊。</p>
“科考加试可准备好了吗?”</p>
借着北顾书院的风声,京口城中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大量的儒生。</p>
如今正是招人的时候,现在的科举考试还没有后世的那么正规,在现在举行的还比较频繁。</p>
并不像后来那样固定的秋闱春闱,几年一次,偶尔只能靠皇帝开开恩科才能加试。</p>
开春的时候,在豫章连续举行了三四场,吸引了周边各州郡不少寒门学士。</p>
那么些学子在豫章担当官吏已经够用了,因此,豫章当地的考试今年是不会再举行了,还是要等到明年开春。</p>
而这大半个扬州,还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京口城中又聚集了那么多儒生,正是大好机会。</p>
正好趁现在将考试定下来,先选拔一批放到各个岗位上。</p>
“已经开始准备了,一周之内就可以完成科考。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两千,依然按照豫章的模式分科考试,第一批预计先选拔出来八百名官吏。”</p>
科举考试虽然是董良提出来并着手进行实施的,在豫章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属于开创性的政策,但是如今具体的事务安排,董良已经全部的下放了。毕竟组织科考也不是一件小工程。</p>
“两千多人选拔八百名,这个比例不低呀。”</p>
诸葛亮点头又摇头。“确实是比例不低,许多人都能被选拔出来,但是其中不同的职位,依然是分着三六九等。”</p>
“如今,秋收秋种已经完成。正是刚刚闲下来的时候,从这段时间到年前,可以抽调部分民力,进行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所以正是用人之际。像这样艰苦一些的工作,自然需要的人就多一些,选拔的标准就低一些。”</p>
董良点点头。</p>
“建业城方向工程进展如何?”</p>
经过刘备、诸葛亮、庞统等人的一致商议,还是决定将建业方向作为将来的治所,因此在建业方向抽调了许多民夫修筑城池。</p>
“建业靠近合肥,增值修筑的事情有伯苗和元直共同管理,许多从两淮之间逃过来的流民被其吸引。如今工程进展速度很快。不要一年便可修建完毕。”</p>
“不错,不错。”董良赞叹道。</p>
“伯苗和兴霸在合肥城两边,已经修建了两座辅城,已经可以聚巢湖而守,互为犄角。再有建业与合肥交相呼应,恐怕曹操的头风病又要犯了。哈哈。”</p>
说说笑笑着就用完了午饭,诸葛亮起身告辞。</p>
董良亲自送到门外,往常的时候是不用那么客气的,不过现在毕竟诸葛亮身份不一样,是董良的媒人嘛。</p>
对媒人尊重一些,也是对这种婚姻尊重一些,表达的也是自己内心的喜悦与期盼。</p>
诸葛亮出了门,转身要走,又突然停住脚步,转过身来。</p>
“怎么了?”</p>
“还有一件事忘了告诉你。糜子仲要从益州回来了,拉了整整三船蜀锦,消息是从江夏传来的,传到咱们这儿,估计船只已经停到了庐江或者丹阳。算算时间,也就是这几日就要到了。”</p>
董良欢欢喜喜的送走了诸葛亮,期待着糜竺的回来。</p>
转身回到屋中,却见马良探头探脑的跑了过来。</p>
“鬼鬼祟祟的干什么?”</p>
马良神神秘秘的从身后取出一个盒子。笑眯眯的说道。“这不是怕孔明先生看到笑话你吗?”</p>
看着眼前的锦盒,董良疑惑的问道。</p>
“这个是什么?哪里来的?”</p>
马良笑着拉长了自己的声音。</p>
“这个呀~~是师娘送你的!”</p>
才一说完,就笑着转身就跑,将空间留给了董良。</p>
董良站着没有动,只是看着马良跑走,见彻底没了别人的身影,又探头向外看看,确实没什么人,这才期待的打开了那个锦盒。</p>
轻轻的将锦盒掰开,里面是一个小盘子,放着六块小糕点。</p>
董良捏起来一个嗅了嗅,蛮香的,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嘴里,品味出来了是芡实的味道。</p>
原来这是芡实糕啊,正是芡实成熟的时候,将这东西做成糕点送人,既好吃也包含着许多心意。</p>
从这小心翼翼送过来的糕点,董良也体会着那未来娘子对于未来的期许、忐忑和羞怯。</p>
品味着口中的软糯和清甜,董良的心里也感觉有些美滋滋的。</p>
董良连吃了两块,又将剩下的收了起来,准备晚上再吃。</p>
送点什么做回礼好呢?</p>
www.yqxsg.cc。m.yqxsg.cc</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