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章
西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第二十章,上一世的白月光总想来还债(女尊),西瘦,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纵火之人很快被村长揪出,村长带着乡邻老贤,扬言那人残害乡民,毁人家财,心性实在败劣,当就此逐出西水村,永不再回。
村中众人噤声不语。
于她们看来,落叶不能归根,此后飘零他乡,已是最可怕沉重的惩罚,这人纵火可恨,但此回过后,也是个可怜人。
阿娘冷笑一声,不由分说报了官府。
纵火杀人,哪朝哪代都是下狱砍头的大罪,官差前来扣枷锁捉拿,那人才知哭天抢地,悔不当初。
景十三的阿娘孑然一身不带行李,双手抱着景十三,离开了她们的村屋。
彼时阿娘还有田地,走不得太远,她一面抚慰着景十三,一面绕至山脚另一处,打算去别的村子定居下。
经过山脚高陌尽处的一株野梨花树时,怀中景十三稍有反应,多看了这株漫盛灼烈的梨花一眼。
虽是稍纵即逝,却被阿娘瞧入了眼中。
自家女儿对外物终不是孤僻封闭的模样,她又惊又喜,待缓过了心神,她哪还在意村中恶言,展着笑意对景十三说“女儿喜欢梨树吗?那我们就住这儿吧。”
景十三颈下便有一处形似梨花的胎记,合纵因果,也许正是冥冥中的缘分。
阿娘把她放在梨花树下,自己在村子的另一角落,重新搭起了房屋。因着私心,围拢篱笆院墙时,阿娘把这株野梨花圈在了院内。
此后每年春时新暖,小院梨花如雪,繁茂纷飞。
二人相依为命地过日子,景十三有了这一世记忆里,为数不多的短暂温暖。阿娘提着锄头,戴着笠帽从长道走回,总会先抱起景十三,温柔逗弄她一遭“女儿饿了吧,阿娘这就做饭。”
她常去山上采茸,亦不忘带些小玩意儿给景十三。有时是树上掏下来的鸟蛋,有时是山岩藏下的小石头。
一日阿娘回来时喜上眉梢,小心掏出一块稍大的石头,对景十三狡黠一笑“女儿看这是什么?!”
石头一转,背面碎了些,露出里头晶莹剔透的白玉。
山中人不在意金玉秀美,只知这块玉石价值不菲,应能卖个好价钱。阿娘却将白玉宝贝似的包起来,妥善放在梨花树下,仔细掩好“我们不缺衣食,这玉便不卖了,阿娘给女儿留着,以便来日啊,为女儿娶一位温柔贤惠的夫郎。”
说话间,阿娘眸中好似闪过一丝忧愁,树荫晃动日光,很快又消失不见。
景十三初生时的血煞渐被山中岁月磨砺,更深地埋藏了下去,一如云破得见天光。
长至四岁,景十三还不会说话。
她仿似陷在自己的一席方寸天地中,低眸沉静,不问世事,常在梨树下一坐便是一整天,阿娘怎么同她说话,她也置若罔闻。
阿娘摇头叹息,心道还得耐性地费些时日。
她以前在村中就是温良的性子,与村人交好为善,从没行过坏事。屋子烧毁,阿娘忿然自逐一事闹得大,村中难免有人生出愧疚,于心不忍。
这些年西水村风平浪静,无事发生,村人逐渐反思,也许她们真是错怪了那孩子。
阿娘曾经的友人自告奋勇,提着自家阿爹做的青团与米酒,过来拜访她们,言说多年前确是她们不好,欠她二人一声歉疚,请她们回去住下。
淡风轻盏,阿娘笑了笑,对友人扫榻相迎。
提及回去一事,阿娘却婉拒下“生是西水村的人,住哪处都是一样的,我与女儿很喜欢此地,就不迁挪了。”
友人能与阿娘冰释前嫌,已然满足,她知道阿娘性子里的执拗,不再多劝了。
村中三三两两,又有好些人来看望她们。百年守山野,村人总归有些愚昧,易被煽起,仰奉神灵,但她们互望多年,每人都有情谊在。
小叶轻风,把酒桑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