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征来访
颜子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征来访,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颜子悠,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茶水还没满上,魏征便质问了起来,“李跃,你打算一直这样吗,全长安的商贾因为你而吓得不敢做生意,就连平康坊都冷清了起来。你本就有钱,这次走了也是无所谓的事,难道你就不能为我大唐百姓想一下吗?难道说在你的眼里只有钱没有百姓?”
听到这话李跃就不乐意了,“魏大人,说话要将事实讲证据,我要是爱钱何必这么费尽心思的贴补书院,我要是爱钱那之前的突厥流民我完全可以不管。更何况我带头遵守了朝廷的制度,朝堂上既然认为商贾不体面,是一群偷鸡倒灶之辈,我现在遵守纪律难不成这事情难道也被魏大人反感了?”
魏征知道李跃把赚回来的钱都给了书院和周边的百姓,要是真把李跃逼急了,他只怕会把书院这个大型托儿所给关了都是有可能的。
他不想把事情闹大,只能无奈道:“李跃,我知你心里有气,但商贾横行的确会影响到我大唐百姓。”
李跃坐在一边淡淡道:“魏大人常言道,恭俭不如孝文,而功烈过之矣。当年经济差,也没有税收,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老百姓们经过隋末的战乱,人口大量减少,农田大量荒芜,国家财政非常困难,社会不安定因素还有很多,不种地。没有吃的,为了活命就去抢,你要问为啥不种地。因为没地可种,所以当时的社会治安很混乱,官员们很头疼,到后来太上皇颁布实行均田制,这个问题算是部分解决了。”
“但虽然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实行了一些恢复生产的措施和政策,但是由于当时统一战争还没有结束,统治集团内部也并不是十分安定。所以政策虽然实行了,效果并不是很好。”
“等到陛下信心满满的接过摊子,却发现是一个烂摊子。一年不赚钱不说,还要赔不少钱,当然陛下不是常人,他有着高度责任感,虽然对于这么个摊子虽然很无奈,但是既然接手了,也在三年之内将其转亏为盈。后来的事魏大人应该比我清楚吧?”
“不错1魏征点点头,“自渭水之盟后,此事便成了陛下的心事,朝廷也多次颁布均田令,规定比前朝更详细。丁男和18岁以上的中男授永业田20亩,口分亩80亩;老男、笃疾、废疾各授口分田40亩;工商业者减丁男之半,寡妻妾各授口分田30亩;如上述人为户主,则减丁男之半授田。年老时要收回五十亩口分田,身死时口分田全部要由政府收回,另行分配;还取消了耕牛授田。”
李跃跟着应和,“魏大人说的不错,我若是没有记错,与之一并颁布的还有不准土地买卖,执行有授有还。此举的确大幅度帮助大唐度过了最初的三年时期,但魏大人是否可曾想过此举的弊端?”
“弊端?”魏征很是吃惊,几百年来数个朝廷的文人研究出来的东西李跃直接来了一句不行,虽然魏征很想说李跃又出言不逊,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敢问雍候,这里可有何说法?”
李跃闻言笑道:“所谓制度都是利益的分配法则,随着时代发展,环境变了,制度也理应顺应潮流而发生变革。若是大唐日益繁荣,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于是人多地少的矛盾日渐突出,其中的弊端必会暴露无遗。”
“首要一点便是人地矛盾突出使均田政策得不到延续。土地数量是有限的,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还田数量不及新增人丁授田的增长速度,授田不足成为常事。再加上均田令得不到制度保障,恣意赐田和官员俸田不断增长,人为地破坏了均田制度。土地还授制度打破,还少授多,还授失衡,均田制难以为继。二是三长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较好作用,但同时也禁锢了农民的自由,农民不能随意流动。如此一来还会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敢问魏大人可曾了解过户部今年的税收与以往有何不同?”
李跃一句话问住了魏征,不过好在他来之前就做好了功课,见李跃提问,只是简单想了一下便直接道:“今年的税收比往年多了三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