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抓些贼子杀了(一),赤旗,赵子曰,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若只是寻到一位道友,称不上收获,我之所以说‘小小收获’,是因这位道友,往常时,常为任城县的县宰的座上客。任城县的县宰亦好道之士也。这位道友姓韩名充。”
曹幹说道:“常为任城县宰的座上客?”
“不错。郎君,我从他处,听得了两桩有关任城县宰近日的事。”
曹幹问道:“都什么事?”
“任城县宰为保任城安全,特地遣吏,於日前向韩充求了道符一枚,这枚道符现已被任城县宰悬挂在了任城的城门上,此其一。任城县宰於几日前,去书郡府求援,此其二。”
曹幹说道:“求援郡府,这是可以料想到的事,不足为奇。却这张公所言的第一件事,任城县宰求了道符,悬於城门,……张公,你这位道友的道术如何?任城县宰求的道符有用么?”
张曼知道,这又是曹幹的说笑之言。
与曹幹相识至今,两人早已相熟,曹幹虽未曾明言过,他又岂会不能瞧出,曹幹对道术之类根本是不信的。他抚摸着胡须,回答说道:“有用没用……,郎君,心诚则灵。”
曹幹哈哈一笑,说道:“张公此语,灼然真见!”
他收起笑容,略作忖思,说道,“道符姑且不言。张公,言及任城县宰遣人去郡府求援此事,咱俩先前商定的那事儿,我以为现在已是可以派人去办了。不知张公意下何如?”
“郎君说的是遣人往去郡北,谒见城头子路、刘诩此事么?”
曹幹点了点头,说道:“不止谒见他俩,董次仲那里,也可派个人去谒见一下。”
城头子路、刘诩两部是东平郡的地头蛇,他两部现下的发展也都不错,合计拥众已达一两万人,势力范围已经出了东平郡北部,向北,其两部的影响已远至平原郡,向西,其两部与董次仲部时联时分,影响已弥布东郡北部,向东,其两部的影响也进入到了泰山郡的内地,——城头子路最早起事的地方卢县,就是泰山郡的辖县。
尽管城头子路、刘诩两部眼下还没有正式的向东平郡南部这个方向发展,但如前所述,东平郡的辖地不大,曹幹部既是来了东平郡,早晚是免不了要和城头子路、刘诩两部打交道。
那早一点派人去谒见下他俩,有助於处好双方的关系。
并且还有一点,就是郡兵的问题。
张曼提及任城县宰遣吏去向郡府求援,缘何曹幹没接他的这句话,随着张曼的这句话后,他只是说可以派人去见见城头子路、刘诩了,而根本没提郡府援兵的事儿?原因很简单,自便是郡北有城头子路、刘诩部盘踞,他和张曼早就料定,郡府必定是没有余兵派来任城支援的!
这一点,虽然城头子路、刘诩不是有意为曹幹部“阻挠”郡兵南下来援任城,可曹幹等自己得心知肚明,到了任城,不必担心郡府的兵马,这些可都是人家城头子路、刘诩的作用。
对此,也得有所感谢。
至任城后,遣人去谒见城头子路、刘诩,此是曹幹、张曼商定的“外交策略”,对曹幹此时提出的此议,张曼并不意外,然却曹幹又提出“董次仲那里,也可派人一见”,这就使张曼感到意外了,他惊讶地说道:“董次仲?我听郎君说,郎君等所以从东郡而至徐州,正是因为董次仲无容人之量,压迫郎君等,故而郎君等才被迫离开的东郡。并且在离开东郡路上,董次仲的阿弟还曾带人追杀郎君等。郎君,有此前仇在,也派人去谒见他?”
“前仇是前仇,好歹他也是义军,与咱有着共同的敌人,能团结的话,还是试着团结下好!”
张曼真是佩服曹幹的心胸,叹道:“不记前怨,唯以大局为重,郎君心胸,真若谷也!”
“张公以为,我意可否?”
张曼抚摸着胡须,斟酌稍顷,说道:“城头子路、刘诩两人,是已该遣人去谒见他俩了。至若董次仲,郎君既不记前仇,派个人去见见他也是行的,现如今,郎君与将军都已是今非昔比,郎君肯主动派人去谒见他,料董次仲肯定也就顺水推舟,旧事不提,应是愿与郎君来往。”
“张公既同意,那咱明后天就派人分赴城头子路、刘诩、董次仲各处,谒见彼等。”曹幹沉吟说道,“却唯是,张公,宜当分别选遣何人,去谒见城头子路等?”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派人去谒见爰曾,即城头子路,还有刘诩、董次仲,目的是为了和他们打好关系,但若是所遣非人,很有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张曼说道:“城头子路,豪侠之士,宜当择有豪气而便言辞之士,往去谒见。我之愚见,高况可也。刘诩,前汉之苗裔,颇知诗书,宜择彬彬之士往谒,刘让可也。董次仲……,其与郎君等有前仇,宜择何人往谒,我却是有点拿不准,未知校尉是否已有人选?”
“张公推荐的好啊!让高况去谒爰曾、刘让去谒刘诩,可谓正得其人。董次仲这里嘛,我倒的确是已有一个人选,张公以为戴兰何如?”
张曼怔了下,旋即拊掌而笑,说道:“戴军侯好!戴军侯善察言观色,待人满面春风,由他去谒董次仲,最是合适不过。”
“那就这么定下。我这就叫高况、刘让、戴兰来,请他三人明天启程,分为咱部往谒爰曾等。”
——曹丰曲现是刘昱中军的一曲,没法跟曹幹一起来任城,不过在曹幹出发前,曹丰应他的请求,把高况和高况这一屯的兵士拨给他了。
高况三人到了,曹幹当面把命令下达,他三人皆遵令应诺,俱於次日启程而去,且无须多提。
戴兰明天有差事,这天晚上,曹幹就没再扰他,只请来了胡仁、王敬,与他两人促膝而坐,秉烛夜谈,别的先没多说,军纪稍微提了一下,主要先和他俩商量了文工团、娱乐体育制度两事,他两人皆无异议,亦就此定下,近日内便在部中落实、推行,且亦无须多说。
……
第二天,戴兰等各自出发,曹幹亲自送了他们出营。
送完戴兰三人,转回营中时,正碰见出营的李铁、闫雄等。
李铁、闫雄等后头是百余推粮车的部曲,这百余部曲皆是李铁等昨天选下,今天跟着他们下乡分粮的部曲。又在其内,按曹幹昨日的命令,宣传队的成员们亦皆都在。
和推粮车的部曲相比,宣传队的队员很好辨认,他们人手一面小红旗。
这小红旗,是曹幹给宣传队制定的一条纪律,只要外出宣传,必须人人一面小红旗拿在手中。
他是这样给宣传队的队员们解释的:搞宣传,第一得先能把人吸引住,怎么吸引住?这小红旗很鲜艳,能帮助你们吸引人,此是其一;咱部的军旗是红色,你们人手一面小红旗,拿在手里,去到乡里,代表的就不再只是你们自己,是咱们整个部的形象,此是其二。两个解释,合情合理,宣传队的队员们都是信服,遂他这条纪律现已是宣传队最重要的纪律之一。
曹幹站住,与李铁、闫雄等人说了几句话。
不外乎还是交代他们在分粮时要辨别清楚来拿粮食的贫户身份,以及注意态度等等。
李铁回答说道:“小郎放心吧,昨天我等把这百余今日从我等下乡分粮的部曲挑好以后,已把小郎的这几条命令,反复地与他们说过了。并我与闫雄几人,也会时刻对他们进行监督,肯定是不会出什么岔子!宣传队员那块儿,我也交代过了,必须五人一组,不许分开行动。”
“行,既然都部署好了,你们就去吧。”
李铁等应令,带着选出的这百余部曲、宣传队的队员们便离营西去,往去乡中。
曹幹目送他们去远,方才还营。
要不是才到任城,各项的军务、事务太多,忙得离不开,今天分粮,曹幹可能就亲自带队了。
回到营中,往议事帐走时,曹幹蓦地想道:“刚才在推粮车的部曲中,似是看到了陶豆?看来陶豆的‘思想觉悟’提高得很快啊,虽是新入伍尚未太久,已入了李铁的眼。”
想着,进到了帐中。
郭赦之在等他,迎至近前,说道:“小郎,我有两桩军务给你汇报下。一个是昨天我屯操练的情况;一个是昨天操练时,有支矛损坏了,小郎,须得给俺屯补充一支。”
……
曹幹没有看错,推粮车队伍中那个又瘦又小的义军战士,确是陶豆。
昨天被李铁选中,令他今天和别的选中的战士一起,跟着李铁等下乡分粮后,陶豆兴奋得一晚上没睡好觉。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下乡分粮的任务,好像是比打仗还让他激动。
不过,一晚上虽没睡好,他提着劲头,今天却也不觉瞌睡。
越是因他身材瘦小,平时操练、干活时,陶豆才越卖力气。今天也不例外,他用力地推着粮车,把吃奶的力气都拿出来了,只生怕与他一同推这辆粮车的战士嫌他没有力气。
和他同推一辆粮车的这战士与他同什。
同吃、同宿、同上战场,互相间已是非常熟悉,这战士知陶豆向来的不管干啥都卖劲,这个时候,瞧见他咬着牙,鼓着腮帮子,弓着腰,手往前推,脚往后蹬的用力样,故意打趣他,笑着说道:“小豆子,你用不着这么使劲。就你那八两力气,全拿出来,也没多大用处。”
“大兄!我力气小是小,可不能说没有用处吧?”陶豆喘着粗气,说道,“曹郎君常与咱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咱这部义军现下人数虽还不多,但只要咱大家伙,不分强弱、不分老少,都把劲头拿出来,劲往一处使,那咱早晚能发展壮大!我这力气再小,使出来也是添把柴啊!”
“对,对,你说得对。你力气再小,也是一把柴。就是不知,你这一把柴,是柴犬还是柴鸡?”
陶豆好脾气,不因这个战士的此句玩笑生气,说道:“大兄,你莫嫌我力气小。等到了分粮地方,咱给乡里贫户分起粮时,你可不见得能比我分得好!”
“哦?你这话咋说?难不成,你在分粮上还有啥绝活?”
陶豆骄傲地说道:“大兄,我亲眼见过曹郎君是怎么给贫户分粮的!大兄你见过么?”
“哎哟,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是不如你了。我没见过。曹郎君怎么分粮的?”
陶豆便一边推车,一边把曹幹在海西南乡分粮时他所见的情景,与这个战士说来。
不知不觉,拐下了大道,下到了乡间小路。
在两边的田地中,前行了七八里,陶豆等到达了他们此次分粮的第一站,任城县的东乡乡治。
任城县有五个乡,限於人手,没办法五个乡同时开始分粮,李铁等决定,依次来分。东乡,距离曹幹部的营地,因选了东乡为第一个分粮的乡。
东乡共有个里。
在乡治此处,李铁给闫雄等人各指定了一下他们都各往哪个里分粮,并给宣传队的队员也各指定了他们各组分别负责的宣传区域。短暂的停顿过后,闫雄等领下任务,各带了部分粮车,分头前去他们的第二站,即指定给他们分粮的各里。——乡治这里,由李铁带人负责分粮。
陶豆他们推的这辆粮车,被李铁留在了自己的队中。说实话,陶豆也没啥力气,快要筋疲力尽了,能被留在李铁队中,不用再推车奔赴下一处,他倒是暗自松了口气。不是为能偷懒而松气,他是为如果再推会儿车的话,他没准儿就会因没力气而丢人而松气。
被划到李铁队中的十余辆粮车,成排的在治所所在的里外的野地上摆好。
推粮车的战士带的有锣鼓,敲响了锣鼓,朝着里内,纷纷大喊起来:“乡亲们!俺们是曹校尉部,专门给你们送粮食来了!都快出来吧,出来拿粮食喽!”
喊了半晌,早在他们到前就闭起来的里门,依然紧闭,不见人出,里内静悄悄的,毫无声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