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周易大发现》(四十九),周易哲学解读,周易归来,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卷五:发现了《周易》学术
第三章:《易传》对《周易》的学术研究
第二节:《易传·彖》对今本《周易》的解释
那么按今本《周易》读本里《彖》文排在最前,我们就先引述《彖》文来看是如何解释所谓《周易》每一卦的基本观念的。
《彖传》是随今本《周易》分上、下两篇,共六十四条,四千多字。所谓释六十四卦之卦名和卦象及卦辞,在今本《周易》与《易传》被尊奉为”易经”后,《彖》是附在今本《周易》卦辞后面的。
”彖”是什么意思呢?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刘辙曰:“《彖》者,断也。”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引褚氏、庄氏云:“《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彖》也。”
我们看《彖传》的内容。
“《乾》:()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坤》:()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
《既济》:()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未济》:()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从《彖》内容来看有取象说和阴与阳说法,及“位”说。那么《彖》是何时产生的《周易》学术文章?现人们认为《彖》是解释《周易》卦名与卦辞的,因今本《周易》格式是:卦符号十卦名十卦辞十爻辞。那么,我们知道春秋《周易》文本格式,虽没有改用数字做爻题,但每篇也已分为:符号十名称十准卦辞十繇辞。《左传》里记载春秋时期也有以”取象”卜筮和说理(即“象理”的出现),从《彖》文里并不涉及《周易》格式内容,是不是以春秋文本《周易》做为研究对象,已无法考证。但《彖》文已从”取象”、”阴阳”、”天道地道”、”圣人”、”消息盈虚”,及“位”(爻位)等说法,应该是对今本《周易》产生的学术,应是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产生的。虽然帛书《易传》里不见有《彖》,唯此就证明《彖》文是西汉前期产生不妥的。
无论今本或是春秋本《周易》里的《乾》,都有一句卦辞是“乾元亨利贞”。我们看《彖》文是如何解释这句话的。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姓名。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威宁”。
(译文):《彖》说:“伟大啊天道!万物依靠它开始产生,它统领着天。运行甘霖散布大地,众多物种生长变化形成新的形体,日月周而复始地运行,六位各居其位季节形成,季节轮流交替及六龙运行在驾驭天道变化。适应天道运行变化,各得其属性之正。天能保持和谐融洽的太平景象,乃能普利万物。天道始生万物,万国都可以获得安宁。”
这就是《彖》文对《乾》里所谓的卦辞和全卦的解释。这做《彖》者是多么的诗意啊,四言绝句,读来朗朗上口,真美文也。
不过这《彖》文说的真的就是“乾、元、亨、利、贞”及《乾》卦内容的基本观念了吗?谁又能说得清楚呢?因为历史上本没有对《周易》一书真正的解读清楚过。无论如何解释也就没有人质疑过,因为无法质疑。就是现在所出的众多对《周易》的注释本并没有把《周易》六十四篇文章读出过逻辑性。自然把每篇文章注成的是头上一句,脚下一句,让人读来不知所云是何。读不出逻辑性自然就认为是堆砌的占卜辞。就是这《易传》进行了一番解释人们还不明白《周易》是什么,否则现今的众多学者不会一口同声的认为《周易》原本是占卜(算卦)之书了。
就拿这附在《乾》里的《彖》文来说吧,说是解释“乾、元、亨、利、贞”的。那么《彖》文说的,是否就是这所谓卦辞的含义呢?
我们还记得《左传》里记述的春秋时期穆姜也曾对“元亨利贞”从四德上进行过一番论述。虽说这《彖》文并不是从“四德”上来解释所谓《乾》的卦辞,可《彖》文像《诗》句那样四字一句的格式与音韵。且气势磅礴,从天,万物,龙,,道,性命,万国等来论述了一个天地神话与人间的大道理来,真是天马行空般的语言。但到底说的是什么呢?阐述的是个什么逻辑关系呢?这似乎与“乾亨利贞”没有什么关系。而《乾》内容里也却有”龙”字,不过那是以龙比喻事理,也是让君子学”龙”的变化之道。
这《彖》文能认为是解释“元亨利贞”的吗?是《彖》文作者通过这几个字而联想出自己要表述的思想与道理吧。但这种道理似乎太深太神了。不过这《彖》文通过对所谓的“乾卦”与“卦辞”类比联想发挥出的一番道理决不是回答《周易》是如何算命,还为什么能算命的。而是从义理中联想发挥出一番新的义理而已。这就是有学者认为的中国文化超越的一种方式,在解释经典时发挥出新的哲学思想来。《彖》文作者是通过今本《周易·乾》卦名取象“天”与内容而生发出的一番天道思想。认为《乾》卦符号代表天的象征。在春秋时期史巫就是通过八卦取象卜筮。“三”画为乾卦符号取象为天。《彖》文作者看到《乾》卦名就联想到天,又见《乾》篇里的“龙”字又联想在天上的,并从六个爻位、联想到“六位时成”。但《乾》篇只出现了五次龙,即潜龙、见龙、飞龙、亢龙、群龙。而《彖》文作者还认为有“跃龙”,就联想出“六龙以御天”了。这种生发出一番道理的思维方法,似乎与《左传》里的卦例中的断卦联想类比思维方式一样。都是通过类比联想来推论出一种认为的“理”来。不过《左传》记的是比类出的卜筮人事吉凶的“先知来”,而这里是联想出天道来,两者是有区别的。通过《乾》以类象为“天”,而又通过“天”联想出一番道理。这种比类联想出的道理之间是没有逻辑关系的,既不是通过逻辑思维推导出来的,而是比类联想出的东西,这正是原始思维的连续性。这是思维方法与习惯所造成的这种推论,无论占卜筮问还是言说天道理论。
《彖》文作者通过《乾》的取象与《乾》里的文辞而阐发出一番天道之理,这与原创《周易》里《乾》篇本义就不是一回事了。当然也不是解释如何算卦的,而《彖》文的确是从义理角度阐述《乾》的,只是已与《乾》的本来意思不是一回事了,已超出了《乾》文的本来意思。这正是所谓中国传统注疏学上的思维模式。中国古代创新学说大多是通过“注疏”而阐发出来的。《彖》传并不是注释《周易》里的文词字义,而是在“疏解”过程阐发出一种新的学说。
《周易·乾》文原本无天道思想,《乾》文出现一个”天”字,是以”飞龙在天”做比喻事理,不是讲天道思想,也与后出把《乾》按八卦取象为”天”不相同。
《周易》第一篇原初并无篇名,自然也没八卦取象一说,“乾”做为篇名是后人从《乾》文首字抽出的(先秦文本里应是“健”)。《乾》题目内容是“元亨利贞”。篇名和题目内容构成了每篇文章的命题。“乾元亨利贞”这句话用现代的话来表述是“君子应自强不息,就通达顺利的发展下去。”《周易》里的“乾”并未表述或象征为“天”,从“君子终日乾乾”(帛书为“君子终日健健。”),这“乾”是指自强不息或努力进取之意。即君子应具备一种精神。“贞”也不能看做是贞卜,这里的“贞”与甲骨卜辞上的“贞”其意是有区别的。甲骨卜辞上的“贞”是向卜史问卜的人,即称“贞人”。“贞人”多是代王去问卜的官。“贞”的初意有着对未来事情,或未知事情的问询之意。故《周易》一书里的“贞”不是问卜的意思,而是“未来,前景”之意的所指。在西周时期,语词还不发达,字的借意是惯例。《周易》里“贞”是指对未来,前景趋势的看法。
《周易》是一部政治哲学,“乾”文的内容是讲“君子”之道,即为有国有家者讲为政之道,或叫统治之道。从“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这种发展变化过程上的比喻,其结果是“有悔”。即免于“有悔”,作者的政治向往是“见群龙无首吉”。这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从个人角度理解,即在为政之道上不可妄自尊大,就避免了“亢龙有悔”。而另一方面应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那么,就是象征国家(诸侯国)间应和平共治的道路。用“出现群龙”(隐喻众诸侯国),“而没有首领(隐喻着都不争当霸主)才吉祥太平”,来表述其政治观。
《乾》是《周易》里的第一篇文章,所论述的也是首要的政治问题。即“天下”如何来治,有什么人来治的问题。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把脉政治,提出的政治理念“群龙无首吉”。也隐含着反对霸权,向往的是“君子”之间和平共治,达到天下太平。
所以,我们看到《彖》文所对《乾》名取象,卦辞内容做的解释,自然与《周易·乾》的本初之义不相同,只能说是随着时代新的思想学说而发展了《周易》的新思想与新学说。
我们再看附在所谓《坤》卦辞后面的《彖》文,又是如何解释《坤》的。《坤》是原创《周易》一书的第二篇文章,后被所谓的“坤卦”里的“卦辞”是“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文对这些话是这样的解释:“《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明,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这“《彖》曰”同样是四言诗句,一样是通过《坤》卦的取象为“地”,而阐发出一番新义,是从天地中阐发出儒家的道德文章来。通过“地”而类比联想出人世的道德。《彖》文作者是通过《坤》类象为“地”,又见得《坤》句首里出现的牝马(母马),也就通过“地”与“母马”在一块类比联想出人世上的道德思想来。这种发挥虽然不再是《坤》篇里的本义,但毕竟不是解释如何算卦的。而是从义理阐发出新的义理来。
本身八卦取象本不是《周易》里的原创,用取象来阐发《周易》本身就是错误的认为,如同用装酒的外在包装形质与解释酒的质量内涵,岂不大错特错。这《彖》文是通过取象与今本《周易》卦辞文而阐发出一番新理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