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二十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4章 河清海溢,人在汉末,种田起家,观书二十载,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间很快来到二月中旬,这段时间,洛阳无重大事件发生,吴咏的生活也是平静。
这日,吴咏正在华光殿陪天子刘宏读书,中常侍曹节突然进来禀告说:“陛下,大喜啊!刚刚奴婢得到消息,河内郡太守上书言黄河清,逾四百里,凡七昼夜。”刘宏愣了一下,随即大喜道:“当真?”
“这么大的事情,奴婢怎敢欺瞒陛下!”曹节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随即将一卷绢帛交到天子手中。
刘宏接过一看,喜形于色道:“曹节,你去诏公卿至六百石以上者到德阳殿内议事。”
“唯!”曹节回应一声,急忙退了出去。曹节走后,天子刘宏突然问吴咏道:“吴咏,你觉得朕会成一代明君吗?”
“呃~”吴咏被问得有些懵,怎么好端端的,突然问这个。
“你汉灵帝若是明君,后世就不会有那么多骂名了。”当然这是吴咏心里所想,他也不可能说出来。
同时心里有了明悟,刘宏之所以这么问,一定是跟刚才曹节说的黄河水清有关。
这时吴咏也想起来了一些有关黄河水的传说。黄河之水自古常年混浊,因而自古就有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俗语。古人也常拿
“黄河水变清”比喻罕见、难以出现的事情,于是便有
“千年难见黄河清”的说法。京房《易传》曰:\"河水清,天下平。\"张衡《归田赋》记载:“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三国志蜀志黄权传》记载:“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这些记载说的都是古人以
“河清”为升平祥瑞的象征。关于黄河其实还有一个传说,有人说黄河清圣人出。
这是因为黄河从青海流出来之后,经过陕西和山西的时候都是黄土高原两边的土壤比较的疏松,导致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黄河的颜色都比较地浑浊。
但实际上黄河并不是整条河流都是浑浊的,在某一些区段它也会变得清澈起来。
因为古代人比较迷信,认为黄河的水如果变轻的话是大吉之兆,所以才会有黄河清圣人出这样的说法。
黄河是华夏第二大河流。黄河流域是华夏开发最早的地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因而自古就被汉人倍加重视。
黄河流经面积广阔,在给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因为含沙量大、经常泛滥、改道而带来了不少灾难。
由于古人受科学认知水平所限,认为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事物都被神圣的
“天”所支配,洪水、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都被看成是
“天子”干了坏事、被上天惩罚的现象。在古代,人们往往把国家的强盛以及人民的幸福寄托,希望于皇帝身上,然而
“敬天勤政”、
“爱民如子”的明君毕竟罕见。人们喜欢清澈的河水,或者说看惯了清澈的河水,因而也就有了
“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希望上天赐予一位明君造福世间,同时也让黄河水变清。
由此,也就有了
“黄河清,圣人出”的推理说法。例如写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明初家罗贯中,写有诗句:“普天有道圣人生,大地山川尽效灵。尘浊想应淘汰尽,黄河万里一时清”,就反映了这种梦想寄托。
而且古人常用
“河清海宴”或者
“河清海晏”比喻太平盛世。于是,如果哪个皇帝在位期间,出现黄河水变清的现象,皇帝和百官、百姓们都会很惊喜,认为是祥瑞之兆,歌功颂德,还会正式记载入史书。
例如清雍正四年十二月上旬开始,到次年年初,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和江苏五省境内的黄河河水渐清。
这次
“河清”的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因而社会舆论影响也很大。在得到
“河清”的奏报之后,雍正帝喜不自禁,向埋葬在坟墓里的父亲康熙帝告慰,去黄河致祭河神,把相关的一批官员官升一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