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山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九章北京国子监,大明公务员,名剑山庄,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作为一个敢高喊:“诛十族又何妨”的主,是一个怕死的。谁也不相信。
只是方孝孺立场与地位,让他不得不隐忍,因为谁都知道,方孝孺是太子的人,是宋濂的衣钵弟子,方孝孺代表的不是他自己,是太子,是宋濂一脉的政治资源。
在这个位置上,方孝孺不能有一点差错。
故而,不是方孝孺怕死,而是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活着要比死难。
方孝孺咬着牙,咬碎牙齿和血吞。甚至自己的同道中人,都在说方孝孺是胆小怯弱之辈,区区丁显都敢与变法对着干,而今方孝孺不敢。但是他们没有想过,没有他方某人,丁显项上人头都已经长草了。
这些方孝孺都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心中的信念。
但是在他看来,何夕是得寸进尺。
何夕北京国子监之中写了什么?
南京国子监虽然添加了一些新东西,但是本质上还是经学教育。而北京国子监却不是。
北京国子监下面分学院。文理分开。堂而皇之有一个工理学院。这一点,就让方孝孺不舒服之极。堂堂国子监,岂是工匠能踏足的地方,在别的地方,办一些工匠之学的学堂也就罢了。
方孝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是北京国子监是大明最高学府之一,在里面教什么,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也是政治风向。
工匠之学在儒家体系之中,是根本难等大雅之堂的。而出现在大明最高学府,本身就是对儒臣的侮辱。
然后下面更让方孝孺不能接受的东西出现了。
就是所谓的文学院之中,有很多莫名奇妙的学科,比如小学。这个小学,就音韵句读文章写作等等方面的学说,用现在的话,应该汉语言学,也就是中文系了。
但问题是这里经学的内容特别少。几乎没有,而诗词歌赋的内容特别多。
让方孝孺不明就里。
然后文学院之中,有专门的经学一科,但是经学却是与小学,算学。等好几个学科并列的。也就是说,经学教育根本不是北京国子监的重点。这是最最不可原谅的。
而理学一脉,根本没有名字,甚至不能算一门单独的学科。
儒家之中教化百姓,本质上就是道德教育,所谓道德文章的根底就在经学。所谓理学也是发源于经学。但是在宋代已经是一门单独的学问。
如果学习比较详细的花,单独分列也是可以的。
但是在何夕这里,理学内容,仅仅是经学其中一门课而已。甚至何夕也往经学之中夹杂了很多私货。与理学打擂台。
方孝孺看到这里,已经出离的愤怒了。
让人读书不是为了教化人心,养出来的都是一些有才无德之辈。不能传承圣学的书院,那是书院吗?不,是异端。
方孝孺一股气血冲天而起,一瞬间就想冲出去,在朱元璋面前,慷慨陈词,拨乱反正,让何夕落得一个少正卯的下场。这才昭明天下之正。才能让教化天下人心。
只是方孝孺一想到了朱元璋,内心之中瞬息之间冷了。
因为他太清楚朱元璋的倾向性了。
有昏君才有奸臣。
何夕这个佞臣,之所以敢动摇天下正道,就是因为有这个昏君在上面庇护。
方孝孺自己或许没有察觉,他已经所谓“忠”给抛弃了。这一科,正式将朱元璋列于仇寇之中,而不是他的君主。反正儒家之中有足够的思想支持:“诛一独夫耳,未尝闻弑君。”
方孝孺此刻还没有弑君的想法,但是思想铺垫已经慢慢完成了。
拨乱反正。这个“乱”,恐怕不仅仅是何夕,也有朱元璋。只是这一件事情,该如何去做?方孝孺却拿不定主意,最后只有悠悠一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