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我们不做这种生意
再次等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0章我们不做这种生意,重生九一从娶媳妇开始,再次等候,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id="tet_c">对于达能集团这样的欧美大型跨国公司,他们对于收购、并购就相当的有经验。也就是说,十分的冷静理智,基本上不会被其他因素所干扰。
所以元宇宙的那部《无间道》,那肯定就是……其他因素。
开玩笑,一个是卖矿泉水,一个是拍电影,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家公司,又何必去多重视呢?
就算这两家公司是同一个老板,并且走了狗屎运,《无间道》实现了票房大爆。但就香港巴掌大的电影市场?票房大爆又能有多少钱呢?在一桩涉及10亿港元以上的并购桉中,这区区一丁点的票房,几乎就是忽略不计。
所以到最后,达能集团就认为,选择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不会影响到收购的进程。因此就按照原有的计划发布了公告。
然而被这么一提醒,香港的广大股民恍然大悟:对啊!还有野山清泉的股票呢!
由于这些散户相当的不理智,很容易被外界的情绪扇动,所以现在的香港股市根本就不是一个成熟市场。
其实也别责怪港台或者内地散户的幼稚,包括欧美发达国家的散户都一样。
无非欧美那里韭菜割的太多,那些金融大鳄下刀又下的太狠,吓得那些散户只能通过专业基金公司去投资。最后就基本上消灭了散户,把明着割韭菜,换成了暗地里抽血抽佣金,反正证券公司换汤不换药的捞钱,这样就显得证券市场比较成熟。
可是现在达能集团的做法,他们用成熟市场获得的经验,运用到了一个不怎么成熟的香港市场?
因此等到周一开盘,上午因为公告停牌半天。下午一开盘,野山清泉的股价就飙升到381港元。并且全天一路走高,最终以406港元的价格收盘?
这就很有趣了,我们价值4块多的股票,你们哪里来的勇气340港元收购?
而且这还是鼎鼎大名的达能集团?居然还犯下如此的低级错误?你们是想愚人节送福利?逗香港老百姓开开心咩?
至于野山清泉的反应?连董事会都不需要召开,就用套话回了个公告:“感谢达能集团对我们公司的要约,这说明了野山清泉经营状况良好,未来的盈利可期。……不过我们并没有出售的想法。野山清泉是非卖品……。……我们期待与达能集团和其他食品饮料公司展开广泛的合作……”
说实话,此时的达能集团也有点尴尬。他们也很快做出了回音:“……由于野山清泉的股票价格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我们暂时收回收购要约,期待着与野山清泉董事会进行进一步的接触……”
有一说一,以上的那些公告,在大型并购桉中是比较常见的。像这样的提出报价——给出回音——再报价——再回音……。也许反反复复能够几十个回合,甚至拖个一年或者几年时间。
还有双方的攻防战:转为恶意收购,反收购、毒丸计划、寻找白衣骑士等等等等。
就像提到了那个“非卖品”,真实的含义并非就是非卖品,而是“你的开价太低,我连还价的兴趣都没有。”
而“暂时收回”,意思就是“如果我有兴趣的话,我会给个最新的诚意价。”
这其实就是收购桉、并购桉中的外交辞令。内行的人应该都懂,也不会带有什么的个人情绪色彩。甚至成功、失败都没什么关系,很正常的商业行为而已。
可是落到了那些香港散户眼中,这就变成了一场滑稽戏。因为实在太富有戏剧性了。
一时之间,香港的媒体充满了各种嘲笑声。反正都是些“不自量力”、“虎头蛇尾”之类的字眼。直接送给了法国的达能集团。
这一刻,达能集团就变成了外人,而缘哥就勉强算是自己人吧!
外人在自己人面前出了个大洋相,那肯定需要大声的喝彩助威。
毫无意外,野山清泉的股价再次大幅反弹到40港元以上,甚至盘中一度突破了港元的关口。
而《无间道》的票房终于开始发力,到了上映后的第十天,票房就突破了000万,达到了14万。只是比《唐伯虎点秋香》稍微低一些,却已经把《侏罗纪公园》远远的抛在身后……
元宇宙上下都是士气大振。开门红出乎意料的大爆,现在票房破3000万已经毫无难度。
并且因为《无间道》的横空出世,立刻就引来了东亚东南亚许多片商的关注……
……
汽笛声中,轮船缓缓的驶入了索基尔港。姚元伟和几位同事登上码头,突然有人本国相貌的年轻人迎上前:“你们就是北方来的吧?哪位是姚经理?我叫钱勇,就是和你们电话里联系过的。”
“你好你好,钱总。”姚元伟热情的和钱勇握了握手。
姚元伟他们都来自北方工业集团,后来这家公司就改组为赫赫有名的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当然,对外军售会用另外一家公司名字。也就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对于出售军火,姚元伟他们其实并不陌生。他们北方本身就是干这一行的。
然而这次的军火贸易就相当奇怪。
几个月之前,某个写书的作家,他通过了部队的关系,联系上了他们公司,想要购买一批库存的武器弹药?
说实话,库存的武器弹药倒是不缺。前几年拼命生产,就准备打世界大战呢。这几年却拼命销毁,国内到处都是快要过期的武器弹药。如果能找到销售渠道,既能赚取外汇,又能节省销毁的费用,这还求之不得呢。
然而……作家?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
不过在八、九十年代,国内正是缺外汇的时期。既然你们想要,那么北方就敢卖。反正只要你们拿出正规手续,关键是能拿出外汇,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所以二话不说,当时就很爽快的签订了合同。
可是没想到,随后那家y(非洲)就拿出了维拉共和国国防部的批文,证明这是一笔合法的军火贸易。就是有一点要求——需要国内送货上门?
好吧!一家非洲国家的民间贸易公司,需要那么多的武器弹药?虽说库存货相当的便宜,但数量庞大啊?你们维拉的军队有那么大的需求量吗?真以为我们不会到大使馆去打听吗?
北方公司倒不是害怕什么国际诈骗。谁敢诈骗到这种军火集团头上?那不是活腻味了吗?他们怕就怕背后的政治影响。万一牵扯到什么复杂的国际关系,那不是惹一身骚吗?
所以到最后,生意肯定要做。别人有钱有手续,总不能把客户赶出门。但也要摸清楚这家y(非洲)的底细,因此就让姚元伟他们跑一趟,起码要了解清楚这些军火的去向。
在钱勇的安排下,码头很快开始卸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