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9章 志在必得,终极武力,鲁西平,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百零六章志在必得
唐国的拳术重在行气,而行气之重则在站桩。(]尤其是像苏门拳法这种源于道家的功夫,呼吸吐纳,以桩法行功,修身养命,更是重中之重。
不过,道家的桩功以静为主,求的乃是静中生慧,于极静之间不动而动,而经过演变之后,融入拳法之中,则又多了一个动桩,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求的乃是动中生静,练得就是个如何在运动中求得平衡的法门。
虽然是动,但周身上下处处和谐,因而内外一体,一动皆动,相对而言这却又是另外的一种“静”。
就好比王越现在,一样是个三七步的架子,但放在走路中,一动一趟,和他从前站静桩不动的时候比起来,中间却又明显多了几分说不明道不白的味道。
逐渐西去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一点一点的洒落在他的身上,照在他的脸上,又反射出来。微风习习吹过,不知不觉中就把他的整个人一下子融入到了周围的环境中。就好像一副优美的画卷,画中的一切都是妙手天成,王越置身其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因素,自然而然,无法替代。
而事实上,如同这样一般的感觉,在王越的身上,的确已经是有了那么一种让人无法自拔的生出错觉的意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的桩法进步神速,已然到了一种十分高明的境界。
站着三七步的架子,取其形,动其神,由静而动,再由动入静。人虽然还在往前走着,但给人的感觉却还是静,仿佛周遭所有的一切都陷入了一种不真实的画面里。
脚趾轻轻抓着地,王越似乎全身都不着力用力,脚下只是一蹭一蹭,人就平平的滑了出去。尤其是每当有风吹过的时候,他的身体好像也受到了风势的带动,明明一百多斤的身子,立刻轻若无物,如一片轻轻薄的羽毛随之而动。就好像人也化作了一股清风彻底的融入了天地之中。
这种桩法,是经过剑器青莲结合他的自身实际为他量身定做出来的一种桩。其基础就是苏明秋的三七步行桩,龙折身,虎抱头,再融入了铁十字军格斗术中有限的呼吸法,十字手练体,以及骑士锤战法的人马合一等等,相互综合渗透,去芜存菁,结合苏明秋的毕生经验积累,才在原有的基础上演化出了这种似是而非的另类三七步桩法。
而这种桩法对他本人的效果,显然也是远在原版的之上的。也是他现在一身功夫的基础所在。
并且这种桩法,已经脱离了原本的层次之外,开始融入了王越自己的精神力量。把东西方武术格斗的法门和精神的力量,连成一体,慢慢相容渗透,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可以说,这种桩法,已经是他现在所有能力的集合。虽然这还只是一个最初步的尝试,但这其中却包括了他自觉醒以来,心中的所有感悟和理解。如果真能如他所愿最终成形,那就相当于把联邦时代和这个世界的两种力量体系,彻底的合二为一了。
物质与精神,现实和虚幻,统统成为一体,那种成就,简直无法想象。
“王越,你果然还是来了。看你走路的架子,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就应该是苏门拳法中行桩步法吧?”
就在王越已经把精神慢慢凝练,与身体相合,感受着体内种种最细微的变化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就从远处传了过来。
“你不是已经站在那里看了有一会儿了吗?是或者不是,你觉得呢?”
王越眯着眼睛,自顾自的朝前“走”着,说话时也不觉得奇怪,连头都没抬一下。
其实以他的敏感,尤其是正在行桩时,精神力量比平常时候更加活跃,早在一开始就已经发觉了有人站在前面的路边窥视自己。只不过,一来双方之间的距离够远,那人又站在一侧的树荫下面,不管方位和角度站的都很巧妙,显然也是来者不善。
二来,他利用走路的机会行桩,调整体力,也不是什么不能让人看的事,别人愿意看他也没办法。况且他这桩功,什么姿势架子,其实都是表面的东西,真正的奥妙全都在呼吸和对精神力的运用上,如果不是和他一样对精神力量有着深入了解的人,即便是叫人看了那也不可能有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