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4章:汉国太子,春秋大领主,荣誉与忠诚,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吕武东出,随行的还有韩无忌等韩人。
来自范国和荀国的使节团没有走,他们直接说明为什么留在汉国,理由是想就地领略汉国变法的过程。
其实吧,汉国的变法没有历经多久的纠扯,吕武在立国的那一刻起就执行新制度,最难的这一部分完成,后续的变动就是水到渠成,要说有什么麻烦,仅仅是让大家适应而已。
外人来观察汉国的变法,看不到什么轰轰烈烈的场面,他们还无法参与到汉国的行政体系,能不能看出一些什么就很考验观察者的智商了。
“一切如旧,要事可来禀告。”吕阳第一次监国,感到很激动,却是有点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成为太子之后,吕阳能做的事情比当宗子时还少,平时除了学习,就是观看一些吕武处理过的政务了。
观看行政记录是每一位太子必然经历的事情,只要是让他们看一看自己的父亲对待什么样的政务是怎么处理,从中去汲取一些治国的经验。
“去岁修渠,长约十四里,半途河床重修?”吕阳并不知道修渠是怎么修,光是从文字上仅能了解一个模糊的大概。
汉国现在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汉氏子姓持有,修建一些国家工程根本不用跟某地的贵族沟通。
吕武奋斗初期,作为儿子的吕阳还小,基本上没有参与过对家族的建设。
到了十四岁,作为父亲的吕武很狠心地将吕阳丢到了秦国,当时因为秦庭还在,吕阳重视的是军事,也就对内政事务忽视了。
“一再听君父提到‘渠’之重。如渠修成,我家无有缺粮之忧?”吕阳问话的对象是葛存。
在吕武没有离开“长安”前,一再叮嘱吕阳多看多听,别不懂装懂,不懂就要问。
那个时候,吕阳立刻明白监国一样是个学习过程,并不是成了监国就能对任何事情指手画脚。
葛存思考了一下,答道:“‘渠’全长三百二十里,如不广征徭役,或需十五年修成。‘渠’一成,汉川必为大汉粮仓。”
怎么修渠,工程规划以及注意事项什么的,葛存并不是不懂,可是觉得根本没有必要跟吕阳说那么多。
难道不是那样?
一国之君吕武今年四十六岁,看身体状态明显还非常健康,不可能撑不了十五年的嘛。
十五年或者更久远的之后,也就是某一天吕阳接位登基,“渠”已经完工并且投入使用。
哪怕是要在其它区域修“渠”,还能是一国之君的吕阳亲自去修?臣子商议出一个计划,吕阳决定要不要修也就是了。
人主嘛,什么都略懂一些也便是,精通则是非常没有必要。
身为人主更需要的是懂得怎么用人,能做到知人善用一般就不会差。
之所以还要什么都懂一些,主要是不能让人主连臣下在糊弄都看不出来。
当然,葛存不是因为上面那些道理才不跟吕阳讲清楚怎么修渠。
说到底,葛存是吕武的臣子,并不是吕阳的臣子,他们这种大臣最不应该的就是分不清怎么去侍奉国君和太子。
吕阳也不傻,一些事情看破不说破而已。
另外,吕阳有没有想过出城溜达呢?有!只是忍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