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7章:怎么才能坑到汉国?,春秋大领主,荣誉与忠诚,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今天下诸侯但凡有点忧患意识,他们肯定是存有求变之心,有没有将想法付之行动,看的是情况到底允不允许而已。
作为近十来年第一个变法的国家,也就是汉国,没有大举参与诸侯之间的征战,变法的成果到底是怎么样,属于暂时没有经过检验的类型。
另一个摸着汉国过河搞变法的齐国,他们尽管不是全面模仿汉国的变法,仅仅是学着搞了二十等爵,爆发出来的力量却是有目共睹。
也就是一二十年之前而已,看似非常强大的齐国屡屡被晋国摁在地上摩擦,好几次晋国只是玩闹一般地派出一个“军”再多一点的兵力,能够收拾得齐国不要不要的。
荀氏从晋国分家出来,由于还没有过去一代人的时间,按理说荀人的生活习俗与观念该是跟作为晋人时差不多,军队战斗力哪怕是没有了阴氏、范氏、魏氏……等等家族的配合,出现下降趋势也不应该是断崖式才对。
然后呢?齐国展开了变法,军队数量一再膨胀是一回事,像不像之前的军纪那么散漫也是另外一回事,事实却是证明齐军的战斗力得到了不俗的提升?
人还是那些人,军纪也是那种军纪,齐军怎么一下子变得那么能打呢?无非就是战场上的斩获可以换到晋身之资这一点,使得参战齐人的战斗欲望更高了而已。
范国也是分家自晋国,他们经过数年的大战,一再将兵力消耗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士兵一再消耗,范军的战斗力肯定会出现下降趋势。
楚国喊变法喊了几年,真正的行动却是一点都没有。
老旧的楚国碰上了从晋国分家出来的范氏,有点理智的人都清楚一点,仅仅依靠范国或许能跟楚国抗衡一段时间,拖得越久却是一定会对范国更加不利。
随着局势变得极为不利,士匄变法的决心越来越大,换作是身子骨好一点,以他的性格绝对会压住公族来展开变法。
现在比较要命的是士匄的身子骨非常差,哪怕他再是怎么莽,必须思考一旦展开变法,内部的公族和贵族会怎么样,要是变法进行到一半自己死了又会是怎么的一个状况。
由于身体撑不住,士匄想要变法的念头也就成了奢望,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范鞅身上了。
范鞅是谁?他是士匄的嫡长子,也是范国的公子,未来的范国之王呀。
如果要问一问范鞅怎么样?笼统一点的来说,他在各项能力上并不比同等岁数的中行吴差多少,有意思的是他还有点智瑩的影子,也就是非常贪婪。
“不至于此罢?”韩起自己想了一圈,老实说自己也无法确定。
士匄断言道:“定是如此。”
以前作为阴氏时,吕武很乐意跟各家亲近,轮到自行建国却开始保持起了距离。仅仅是这一点,吕武的表现就跟士匄和中行吴不一样。
另外说点更难听的话,汉氏子姓其实很能占便宜,仅仅是韩氏玩一手取而代之,汉国没有付出什么实际的代价就获得了韩氏的“老巢”了。
当然,范国和荀国也是各有所获。
拿荀国来说,一下子让“潞氏”那边不再为飞地,也就是将“黎②”和“五氏(寒氏)”拿到手,完成了对“邯郸”的包围。
中行吴盯上“邯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思思念念将“邯郸”拿到手,改建成了荀国的都城,再对“甲氏”进行图谋。
那个“甲氏”很大,当前有十分之七左右落到了汉国手里,还有大约十分之三属于无主之地。
好像也不能说是无主之地,当地有一些狄人部落在栖息。他们在诸夏的史书上被统一称呼为“东山皋落氏”。
原历史上,这个“东山皋落氏”是被智氏解决掉,后来则是被赵氏接收了遗产。
韩起有点怕了,看向士匄问道:“可有与楚止戈可能?”
搞得韩起忌惮汉国是士匄所愿意看到的。
只是吧,当前想跟楚国休战,范国需要付出的代价会非常大,除非将原郑国的城邑交出去,可能还要加上虎牢关,要不然楚国怎么可能干休?
一旦连虎牢关,也就是“祭”地都弄没了,范国不但要就此沦为三流国家,门户洞开之下什么时候死,几乎是看周边国家的脸色了。
真成了那样,范国别说是害怕楚国,说不准到时连韩国都要刻意逢迎。这样的话,士匄宁愿范国灭亡得轰轰烈烈,也不想某天范氏会沦落到那种地步。
中行吴说道:“日后事,日后忧。且大败楚,再行谋划。”
韩起知道中行吴说得对,不管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目前汉国愿意出兵合力攻打楚国,先将当前的事情办好了。
“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坑汉军一波?”韩起想到了削弱汉国的实力,争取更多发展自身的时间。
士匄和中行吴肯定也有类似的想法,只是他们谁都不会述之于口罢了,免得有谁拿这个当投名状去讨好吕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