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狮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大幕合上,大幕拉开,乱清,青玉狮子,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城头山巅,数百支斯潘塞连珠枪,对空齐射,为敌军送行。
城头山狙击战,就此落下帷幕。
同时落下帷幕的,是整个北宁战役。
北宁战役,法军、我军,不约而同,将北宁东北的扶朗作为整个战役的重点,法军水路之兵力,足足比其陆路兵力多了一倍,远东第一军军长阿尔诺、第一师师长莫雷尔,都在其中。
同时,布置疑兵,将我军兵力,向南、甚至西南方向调动——至少,让我军相信,其“水陆并进”,等同“水陆并重”。
法军将我军兵力向南、向西南调动的企图没有得逞;但是,让我军相信其“水陆并进”等同“水陆并重”的意图,却基本实现了。
开始的时候,我军确实以为,法军水路进攻扶朗和陆路进攻桂阳的兵力,都是两个基干步兵团。
事实上,陆路法军非但只有一个团又一个营,而且,其第一任务,也不是攻克桂阳,而是要确保扶朗战事期间,桂阳的守军,不能支援扶朗;同时,也威逼揽山的预备队,在扶朗守军告急之时,不能全部投向扶朗。
若桂阳守军不顾一切支援扶朗,那也很好——趁虚而入,攻克桂阳。
表面上看,陆路的法军,达到了战役目的——扶朗战事期间,桂阳的守军,确实没有支援扶朗;而揽山也只向扶朗派出了一半的的预备队。
但事实上,我军如此安排,桂阳方向法军的压力,固然是原因之一,不过,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整一天,从揽山的战役指挥部到扶朗的城头山前线,即,从姜德到邱定均,始终不认为,经已到了不能不对城头山前线进行支援的时候了。
您看,预备队都已经派出去了,可是,邱团长始终“咬着牙,没用”呢。
而桂阳的那支法军——第五十一团以及第四十七团一部,日子也并不好过。
事实上,打响北宁战役第一枪的,并不是扶朗,而是“始终没有太大的动静”的桂阳——昨天晚上就开打了。
首先动手的,还不是法军,而是我军。
入夜之后,法军刚刚安排好宿营,饭正吃到一半儿呢,便遭到了袭击。
袭击来自北方,法军还击,略一接触,中国人便撤了。
松一口气,回来继续吃那份吃到一半儿的饭,袭击又来了——这一回是打东边儿来的。
就这样,或长或短——大约平均每隔半个小时左右,就会来一次袭击。
一个晚上下来,这样的袭击,拢共来了二十一次。
袭击的规模都不大,但是,来自各个方向——甚至还有来自南边儿的,即从法军的背后过来的。
黑夜之中,法军既无法出营追击,又不能不认真应付——最险的一次,中国人不但摸进了营地,甚至,距团部的帐篷,只有二十几米了!
因此,大伙儿不但没吃好饭,这个晚上,更加真正叫做“枕戈达旦”,没有一个人睡的着觉的。
天亮之后,袭击终于停止了。
经过检点,损失并不大,可是,人人精疲力竭。
带队的五十一团团长厄德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部队不宜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对桂阳,“严密监视”、“保持压力”就好了——除非,有迹象表明,桂阳的敌军将向东北方向做大幅度调动。
于是,中法两军在城头山杀的血葫芦一般的时候,桂阳这边儿,一直是一个奇怪的对峙的状态,双方只发生过若干小规模的战斗——都是一、两个连的规模,所谓“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此之谓也。
那个在嘉林渡过新河、作为“疑兵”兼“奇兵”的营,一直在桂阳和慈山之间晃来晃去,更加无所事事。
收到扶朗方面最后一次进攻失败的消息,厄德晓得,这个仗,是打不下去的了,为免重蹈昨天晚上的覆辙,他决定,赶在天色彻底黑下来之前,南渡新河,撤!
时间紧迫,他甚至未等汇齐那个“疑兵”兼“奇兵”的营,只是派人给了一个通知,便拔营而去了。
一时之间,“疑兵”兼“奇兵”变成了“孤兵”,这个时候,若中国人开关出击,桂阳的追,慈山的拦,弄不好,这个营就会被包了饺子,幸好,中国人没有什么动作,“孤兵”终于赶上了大部队,最后一批过了左河渡口。
就这样,北宁战役降下了帷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