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狮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一二章 大海战之二:扬吾之武,振吾之威!,乱清,青玉狮子,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qg34
其中,装甲巡洋舰“龙骧级”、穹甲巡洋舰“策电级”入役之后,不足一年,不论英国顾问,还是中国将士,便咸以为,此两种军舰之性能和表现,皆符合关亲王殿下“大火力、重防护、高机动”之要求,于是,海军追加订单,“龙骧级”乃多了一只“豹变号”,“策电级”乃多了一只“驭风”号。
海军总教习乔百伦曾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箴言,叫做……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这个,‘重防护’、‘高机动’,本来是一对天然的矛盾,‘重防护’就是‘熊掌’,‘高机动’就是‘鱼’,理论上,不可能同时集于一舰之身——现在,居然可以‘得兼’了!”
顿一顿,“亲王殿下虽非理工科出身,可确确实实是一位舰船设计的天才啊!而‘古人诚不我欺’一说——哎,也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对啊!”
“确实如此啊!”海军助理总教习狄克多接口说道,“不过,为了这个‘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还是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的——煤舱缩小了!如此一来,续航力就减弱了!呃,您说,这两种军舰,还好叫做‘巡洋舰’么?”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巡洋舰”渐渐演变成一种排水量在驱逐舰之上、航母之下的重型舰只,但是,这并不是“巡洋舰”的本来面目,自十七世纪诞生后,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后叶,两百年时间内,“巡洋舰”的吨位,长时间位居战列舰、护卫舰之下,其任务,顾名思义,就是“巡洋”。
包括:
保护商船,打击海盗,巡弋海外殖民地;战时,给主力舰打打下手,做一些通讯、侦查的活儿,以及和敌方的同事们进行竞争——袭击敌方商船,破坏敌方海上运输线。
原则上,“巡洋舰”是不参与舰队决战的。
出于以上的特殊用途,自然而然地,“巡洋舰”就具备了以下特点:高航速、大续航力,同时,轻防护或无防护,火力也相对有限。
然而,关亲王提出的要求却是:大火力、重防护、高机动。
对此,英国人表示异议:“大火力”也就罢了,可是,“重防护”,就要给军舰披上铁甲,如此一来,“巡洋舰”就变成了“小铁甲舰”,军舰重量大增,还怎么能跑得快?跑不快,又如何“高机动”?
关亲王轻描淡写地说道:换个大马力的发动机不就成了?
英国人哭笑不得:亲王殿下,更大马力的发动机,需要更大的机舱和更大的煤舱,舰只的排水量,既然已经设定在两、三千吨之间,舰上的空间,就是相对固定的,最好的设计师,也没有办法变出新的空间来,安置好这两样同时变大了的东西。
关亲王:你说的对,机舱变大,大约是免不了的;可是,煤舱嘛,我看就不用变大了——别说变得更大了,我看,缩小一点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因为要执行的大多是远洋的或是时间较长的任务,为保持大续航力,巡洋舰都有一个超大的煤舱。
英国人愕然:缩小煤舱?那么,如何保持大续航力?
关亲王笑了:我提出了三个要求——“大火力、重防护、高机动”,您瞅瞅,这里边儿,有“大续航力”么?
呃,还真是没有。
这就是狄克多的疑问所在:不具备“大续航力”的“巡洋舰”,还好叫“巡洋舰”么?
嗯,狄上校说的,似乎也有点儿道理,那么,打过了这一仗,这两种军舰,就易名为——“濒海战斗舰”,如何?
“装甲濒海战斗舰”、“穹甲濒海战斗舰”——嘿,拉风的很嘛!
不论叫什么名字,这两种军舰,本就不是为了执行远洋任务,而是专为“近海舰队决战”设计的——某种意义上,是专为法国人准备的。
至于“装甲”、“穹甲”之别,主要是装甲敷设的数量及方式之别。
不论关亲王如何天才,“重防护”、“高机动”,总还是矛盾的,二者之间,需要做适当的平衡——若只对舰船的重点部位进行保护,舰体重量增加有限,对速度和机动的影响,就比较小了。
舰船最重要的部位是什么?
当然是发动机啦。
英国人的方案:在机舱的顶部,平平覆盖一层装甲甲板;装甲甲板之下,在机舱两旁、靠近两舷的地方,各设置煤舱。这样,顶部的装甲甲板、两侧的煤舱,从三个方向,共同对机舱进行保护——装满煤的煤舱,炮弹是没有法子打穿的。
关亲王对此设计表示赞赏,不过,指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保护机舱的装甲甲板,位于水线之下四英尺处,万一水线处被打穿了,海水必然趁势涌入,整个装甲甲板的上方将被淹没,这个,最终……会不会导致军舰的倾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