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4章 昔如沙,指间沥,南宋风烟路,林阡,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04章 昔如沙,指间沥
寅时许,天外村近。
这里心情最沉重的,自是胡水灵无疑。
过去的回忆,眼前的景象,反复重叠;旧相识的离去,新生儿的降临,百感交集;藏在心里的真感情,放在脸上的假冷漠,无法分离。
一切心绪,皆与胜南脱不开关系。
在帮吟儿清理时她能见吟儿身上有多少伤,胜南身上的伤必有其千倍之多,难以想象那是怎样的惨酷,除此,今天她也见到了吟儿的武功、气魄以及急智……她胡水灵,怎会不明白,这两个人,都是从一路荆棘里走过来的,鲜血淋漓却生死不弃,所以,不仅是爱侣,更加是战友,是世上最为相契的彼此,情比金坚之类的词语已不足以去比。
怎不接受他二人一起?她对吟儿,本来就没有敌意,从始至终都不曾有过。
刺杀辛弃疾的失败,使她确实忿恨过,但忿恨的只是胜南一个,没有吟儿。为什么要有吟儿?之所以要杀辛弃疾,是因她一贯认为,山东义军的解体是由太多原因造成,而不应顺水推舟完全扣在张安国的头上——那么同样的,她也不可能那么不分青红皂白,把属于胜南的错全部都推给吟儿一个人。
所以,冯张庄之役中的“恩断情绝”,确实彻头彻尾只是一场戏,之所以称吟儿为“贱人”,不过是她想激怒胜南,潜台词是,“快走”,而已。
那傻孩子,却听不懂。也许,是因他的心里,存在着太多对和解的憧憬,所以当时不能接受半点残忍,又也许如吟儿所言,他理亏、心虚……他竟信以为真。
好,就应该信以为真——因为按着胜南的个性,若发现她是假意屈从金人,定会不顾一切将她救出去。
林阡在事后曾觉蹊跷,如果娘有什么苦衷,为什么在说谎的同时不对他使眼色——可是,若当时使了眼色,她真被他救走了,张家的人怎么办?林阡势必要赢大局,她却必须注意细节。
胡水灵考虑得很周全,当时情境,虽胜南不是意气用事之人,只怕也会忘乎所以,何况那晚胜南确实也一度失控……饮恨刀,那兵械带邪性,当年张安国也对她讲过,林楚江的双刀,会引他走火入魔……
曾共事于耿京义军,她对林楚江、云蓝皆敬仰,与易迈山、黄鹤去亦交好,对辛弃疾、白鹭飞都礼遇,亦奋不顾身地、爱上了那个名叫张安国的男人。张安国……爱上他时,他还不是叛徒,是义军将领之一,不输给他们任何一个,当然配得起她一方侠女。那段战地时光,虽然艰苦潦倒,却真值得怀念……
所有情谊,尽止于四十三年前,闰二月。耿京死于偷袭、兵将群龙无首、济州义军解体。短期内,阵亡者,降金者,溃散者,充斥山东,波及河北、山西。除了这些人外,还有一种,是无路可去、无奈降金者。
很不幸的,张安国就是金军诱降政策下、串通同伙作案、对耿京放了暗箭致死的变节分子之一,最早期也是最关键的投降者,因为他的原因,胡水灵甚至连阵亡、溃散的资格都没有……
也许凭她的见识不该错人所托非人,她原不信他会为了贪图赏赐就卖了主上,她更不信那个牢不可破的山东义军居然会分裂解体……但任何人,再怎样睿智聪颖,当时的见识也只局限于当时。
年少时,理想总是那么高,而阅历是那么少,阅历若多了,理想也不会那么高。
也是多年后她才了解,为何当年出卖耿京的叛徒那么多,愿意降金的远不止张安国一个,甚至有些还跟定了张安国;为何耿京一个人的死就会导致山东义军的全面崩溃,整个大局没有丝毫的转圜哪怕林楚江易迈山那些高手还活着——
外因,是金朝当局从一而终的介入;内因,是山东义军本身就不坚定!都是草莽时,人各有志,渐有了成绩,自我膨胀,最初是因苦难才聚到一起,一有了战胜的曙光,便筹谋战后如何论功行赏……耿京死在那个义军最有前景的关头,义军有前景其实就标示着它的末日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