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所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明使节团,家父朱重八,余生所念,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尚炳道:“舅舅勿须担心,烟草司已经在云南,开辟了大量的烟草种植园,听说不仅产品颇丰,品质也极好。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不会再缺货了。”
邓铎闻言大喜,笑着道:“那就太好了!”
甥舅俩边走边聊,不多时到了文华殿,来见太子。
朱爽见比过去黑瘦许多的邓铎,也有些意外,宽慰几句说起出使日本的事宜。
“石见银山储量虽丰,然本宫还没瞧在眼里,我看重的是它能挑动周边的大名相互争斗,你这次去,务必辅助李景隆,拿下石见银山的开采权,且由你的人,负责具体的开采、管理,明白吗?”
邓铎闻言点头,见姐夫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更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却不知在朱爽眼中,他俩都不是特别靠谱。只是李景隆这人,在关键时刻似乎有些靠不住,朱爽才选了邓铎。
因为朱尚炳已经交代过一次,朱爽也就没说太多,简单聊了聊,就把邓铎打发了。
过几日,朝廷的旨意下来,加封邓铎为礼部员外郎,随曹国公李景隆一同出使日本。
邓铎领旨后,先在京城采购了一批物资,旋即返回宁波府继续采购、装货,等待李景隆所带领的使节团。
却不知在京的李景隆,早已被多家勋贵、官员包围,好多人都想安排下人带一些货物随船,运到日本获取暴利。
李景隆自然不会拒绝这种事,接受诸多宴请,行程耽搁好些天。
待有御史弹劾,险些将他的正使职位撤销,这伙才带队离开京城,前往宁波府。
路上,坐在豪华马车里的李景隆怡然自得,一旁为他揉肩的,是他去茅山时收的妾室,原白举人的大儿媳白胡氏。
当然,此刻却要叫李胡氏了。
这女人模样俏丽,又擅曲意逢迎,身段放的很低,颇得李景隆欢心,连去日本出使也要带着她到宁波府,可见是有些手段的。
此刻柔声道:“国公爷这次,收了那么多人的好处,就不怕皇上恼怒之下,办了你吗?”
李景隆嘿嘿一笑,“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我越是贪财、好色、无能,圣上与太子,才会越信任我。真若像父亲那般一身的本事,只怕要活不过他老人家啊!”
李胡氏惊讶,“不至于吧?”
李景隆不屑,“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还是乖乖随爷享福吧!”
说罢将李胡氏搂在怀中,吓得后者低声道:“爷,光天化日,还在车上呢!”
李景隆嘿嘿道:“我便喜欢在车上!”
话虽这么说,还是把李胡氏放开了。
路上走了四五天来到宁波府,与邓铎汇合后,命人将带来的货物装船。
随后于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出海,走了四十多天,于十月末的时候抵达日本兵库县。
当船只众多的大明船队抵达时,日本沿岸的百姓吓得不行,甚至有人跪在岸边叩拜不止,口称神船。
作为使节山口一夫见状,颇感羞耻,却又不得不承认,大明实在太过强大富饶了。
倭寇之所以能一直骚扰大明,在于人家的海岸线太长,老皇帝爱惜国力,不愿劳师远征。
真要惹恼了大明,人家不计损失的派兵前来,以幕府此刻的军力财力,完全顶不住啊!
心里这么想,行动上则是赶紧命人上岸,向足利义满传递大明使节到来的消息。
同时建议大明使节团上岸休息,等幕府的接待安排。
在海上飘了一个多月的大明使节团众人,纷纷赞同,实在是坐船坐的太过难受了。
一众人下了船,带着护卫在山口一夫的带领下,到兵库县休息。
本地的大名闻听来了明朝使节团,先是震惊,旋即是狂喜,将李景隆等人接入城,小小招待一番,购买了不少明朝货物,可谓皆大欢喜。
京都,已出家为僧的足利义满,接到山口一夫的回信时,也是欣喜若狂。
实在是幕府此刻的财政状况,十分艰难。
若再找不到财政来源,统治崩溃也不是不可能的。
然此刻,大明的使节团来了。
按山口一夫在心中所说,大明的皇帝陛下,不仅封他为日本国王,还赐下一颗金印。
使节团不仅带来旨意,还有很多赏赐与贸易的货物。
虽说买使节团的货物价格贵了些,留给他的利润空间并不多,可好歹也能赚上不少,总得来说还是不亏的。
足利义满当即带领亲信手下和三十余名被俘的倭寇头目,星夜赶往兵库县。
到了之后,足利义满按照他所知的中国规矩,命人在距离船队不远的岸边,搭建一个高台。
而他则焚香沐浴更衣后,同李景隆个一起登台,向其三拜之后,接过了大明递交的国书和金印。
台下的一众武士见此情景,无不惊讶万分。
因为足利义满此举,相当于背叛了天皇啊!
“八嘎,他怎么敢如此,身为天皇的征夷大将军,却向明国使节跪拜,有违武士道精神!”
因为大明的船队在此停留有些时日,所以前来观礼的,不全是足利义满的心腹,也有附近大名麾下的武士。
另一个道:“他不是把将军位置,让出来了吗?现在只是一名僧人!”
“胡说,谁不知道,他虽让位,却还掌着大权呢!”
除了武士,前来观礼的几个大名,也低声交换意见。
足利义满此举,大大的有辱国格,可要能分给他们足够的利润话,倒也不是不能商量的。
李景隆不知日本人的各种算计与不合,冲足利义满笑呵呵道:“大将军,我听说,你还带来一些倭寇?”
足利义满当即道:“嗨,为了表达我对大明的敬意,我准备当众处死劫掠过大明的倭寇头目,三十二人,全部处以‘蒸刑’!”
李景隆闻言道:“蒸刑,会不会太残忍啊?”
足利义满笑道:“正因为残忍,才能震慑那些后来者,叫他们不敢袭扰大明啊!”
李景隆点头,“那就再残忍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