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刘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2诛杀晁错,秦汉传奇,洪刘华,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却说景帝自从听了袁盎的话后,便想杀死晁错向七国解说,但晁错本来无罪,想杀他也须定个罪名。但若照七国宣布的罪状将他杀死,事后七国仍然不肯罢兵,岂不惹人耻笑?且削夺各国土地原是自己决断施行,不能怪晁错。景帝记起晁错之前曾献议亲征,便就此事栽他一个罪名,于是暗地遣人通知丞相中尉等出头劾奏晁错。
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便联名上书道:“吴王反逆无道,天下当共诛之。今御史大夫晁错以为敌兵众多,群臣不可信,劝陛下自临前敌自己居守。又说徐僮之旁之地可以与吴。晁错离间君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与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罪当腰斩,父母妻子等皆当弃市,臣等请论如法。”满朝文武都想致晁错与死地。汉景帝明白晁错之死已成定局,遂唤中尉近前,密嘱他如此如此不可有误。中尉奉命,乘车持节直到御史府中,传景帝命令,说是有紧要事件,令晁错立即与自己同车入朝。
此时晁错正因办理军务日夜忙碌,听说中尉来召,连忙穿了朝服出外登车。车夫已得中尉密嘱,一手挽车一手扬鞭,与风驰电掣相似。晁错见不是入朝之路,心中生疑正待动问,这时车已停住,中尉一跃下车说道:“晁御史赶快下车听诏!”晁错见停车处乃是东市,而东市向来是杀头的地方,为何叫我到此处听旨,莫非要杀我不成!一面想一面下车,两脚刚立住地上,兵役便一拥而上把他牵至法场。中尉从袖中取出诏书,宣读到应该腰斩一语,那晁错的头颅便离了脖项。晁错死时身上尚穿着朝服未曾脱去。中尉也不多顾,仍然上车还朝复命。景帝将晁错罪状宣布于外,又命将晁错家族一律收捕斩首。颍川郡报称错父已于半月前服毒自尽。景帝闻报诏称已死勿问,余皆处斩。可怜晁错身诛族灭,聪明反被聪明误,
景帝既杀晁错,遂拜袁盎为太常;又以吴王刘濞弟弟刘广之子德侯刘通为宗正,一同奉使前往吴国,告知已杀晁错,尽复各国被削之地,谕令即日罢兵。
袁盎明知刘濞不肯顺从,此去甚是危险,但景帝既听其言杀死晁错,他也不好推辞,便与刘通起程同往。
当时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也是攻打吴楚叛军的将军之一,他回京陈说前线战况,刘启问他:”你从前线回来,听到晁错死后,吴楚退兵没有?“邓公回答:”吴王谋反几十年了,因为封地被削而发怒,诛晁错不过是借口,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我担心以后天下人都将闭口不说话了。“
刘启问道:”为什么呢?“邓公道:”晁错忧虑诸侯强大不可控制,所以请求削减封地以加重朝廷权威,这是万代的利益。计划刚刚施行,竟然遭到杀头,陛下对内堵塞了忠臣言路,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这事做得不妥“
刘启沉默许久后才开口说道:”你说得对,我也非常悔恨这件事。“此后刘启将邓公任命为城阳中尉,
话分两头,却说周亚夫奉命东征檄调各地兵队,克期聚集荥阳听候调遣,自己率同诸将,乘坐驿车六辆出发,行至灞上。忽有一人拦住车前说道:“将军此去东征吴楚,战胜则宗庙安,不胜则天下危,事关重要,不知能否听臣一言?”亚夫听说后连忙下车,与其人为礼,动问姓名。其人说道:“我姓赵名涉,今吴王富有钱财,暗地蓄养死士已久,今闻将军出兵,必先遣甲士埋伏于殽黾险阻之处,预备半途截杀,将军不可不防。且兵贵神速,将军何不从此绕道右行,由蓝田出武关而抵雒阳,直人武库鸣鼓聚兵;诸侯出其不意,一定以为将军从天而降。”亚夫依言而行。
既至雉阳,遣派兵队前往殽黾一带搜查,果然搜出吴国伏兵,尽数擒来报功。亚夫庆幸自己喜听从赵涉之计,不然几遭暗算。于是奏闻景帝,请以赵涉为护军。
此时各路兵队都已到齐,亚夫统领大兵进至淮阳。忽报梁王刘武遣使前来告急。原来吴、楚合兵侵入梁地,梁王遣兵拒之,梁兵大败,死者数万人。吴兵乘胜而前,梁王继续发兵迎战,又被击败。梁王大恐,坚守睢阳,日夜盼望朝廷发兵前来救援,今闻周亚夫为将,故遣使催促进兵。
亚夫得信便问其父门客邓尉道:“计将安出?”邓尉道:“敌兵新来其锋甚锐,不可与争。但楚人轻躁不能持久,为将军计,不如移兵进驻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动,一任吴、楚与梁相持。吴兵见梁国无援,必定尽力攻之。将军却遣轻骑断其粮道,待吴兵粮食不继,然后力制之,破吴必矣。”亚夫称善。于是引兵驻扎昌邑,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最后梁王写信给汉景帝,景帝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不肯奉诏,暗地里却遣轻骑从间道抄到吴、楚兵队后面,断其粮运。
刘武并不知晓周亚夫的平叛战略,对其作壁上观的行为火冒三丈,心里早已周亚夫的家骂了个遍,但是生气归生气,仗还是要打,刘武只能咬紧牙关拼命固守,又选韩安国、张羽二人为将。让他们阻住吴兵不使前进。
景帝下诏书要周亚夫救援梁王,他是真的担心弟弟安危吗?如果是真的,周亚夫敢抗旨不尊吗?其实是太后担心小儿子安危,要景帝出兵。周亚夫出兵前这个计划是和景帝说好的,为了削弱刘武的实力,一切都是得到景帝允许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