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甲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六版方案,中医许阳,唐甲甲,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实践永远都是认识事物最有效的方式,从病疫发生到现在,从最初的惶恐无措,到现在,众人已经能以比较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了。
治疗方案也都更新到了第六版了。
其实到现在,治疗方案就已经相当成熟了。大家对疾病和处方的有效程度也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
中医也是如此,从最先的多种方案到现在一步步精简。在第六版的方案当中,中医特别推荐了“清肺排毒汤”。
这可以说是新的治疗方案,也可以说是非常古老的方案了。这个处方里面化裁了四个古方,分别是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
虽然时代再变,社会在变,疾病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但生于天地自然的人类,却还是那个人类。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尽管这个疾病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病毒,但中医仍然可以用几千年前的古方来治愈现代从未出现过的病毒,这便是中医最大的价值所在。
中医考虑的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
中医的境界有四种,一种是辨病名治病,典型的就是糖尿病专用方,高血压专用方,头痛专用方,痛经专用之类的,都是照着西医病名开的对应药方。
当然了,我不是否认病名的价值。所有的病名都是对这一类型的病证的总结,给后来人用药的参考,价值当然是非常大的。
但是不可以非常偏执地辨病治疗,尤其是西医病名,这是中医是两码事。哪怕是中医自己的病名,有些时候也没必要过分的深究,一切是证为主。
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了中医的第二个境界了,辨证论治,能到这个境界的,基本上都是很成熟的医生了,能独挡一面了。
第三个境界就是要能认识天地自然和人的关系,要学会五运六气,四时节气,还有人的体质不同。这也就是蒲老常说的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曾经就有这么一个医案,一个病人受风寒感冒,然后去找医生治病,开了荆芥防风等药,开了七剂。
吃到第四剂的时候,病人突然出现了口鼻干燥的症状。病人又来求医,自言前三剂效果不错,何以第四剂时却出现了不良症状。
医者反复分析后,才知道是病人吃到第四剂的时候,正好是立秋,季节变了,环境也就变了,人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后,医者在原方中加入了养阴润燥的药物,病人的症状随即就消失了。这就是人与天地自然的紧密联系,高明的医者必须要提前就考虑到这一点。
最后一重境界是治未病,上工治未病,治萌芽。其实这个里面才是水分才是最大的,尽管这个境界最高,但是太难以见效果了。
这是最吃功夫,也是最难见成果的。
你说治未病,那人家以后是不是可以都不生病了?那人家要是生病了,怎么说,是不是你的治未病不行?
所以这里面的猫腻就很大,没有任何一种医术能保证一个人绝对不生病的。肿瘤科主任死在肿瘤手上的,也有不少。
天天治未病的中医,最后死在疾病身上的也有很多。就像张院士这次生病,就有很多人吐槽,你不是天天宣传治未病吗,怎么还把自己给弄成胆囊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