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间谪仙人!真理永远只在射程之内!(求订阅!)
天榜草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间谪仙人!真理永远只在射程之内!(求订阅!),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天榜草莓,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正文卷第一百四十八章人间谪仙人!真理永远只在射程之内!若是从前,太子李瑛这话一出,定然惹得群臣激愤。
太子李瑛此刻甚至都有心理准备了。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
这话一出,群臣面面相觑。
第一时间竟没有人反驳他。
不少大臣下意识的将目光看向人群前方的丞相张说。
张说双眼慢慢闭着,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其他大臣也闭上了嘴,并没有开口的意思。
原因很简单,此前苏澈说了,大臣都能参股进去,得到利润的分成,这其中大有赚头。
对于开海经商这件事情,这些能位极人臣,在权力中枢的官员们,一个个并非傻子,他们都清楚其中有多少利益。
若是朝廷愿意牵头,带着他们这些官员,以及他们背后的世家大族去开辟海外商路,那他们肯定是愿意的。
不过。
这朝堂上,总是不缺乏一些愣头青,此刻谏议大夫韩休直接走上前来,认真说道:“陛下,殿下,开海经商,与民争利,与外邦争利,有损我天朝上国之威,臣认为此事有待商议。”
这话一出,太子李瑛反而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没人反对呢,准备好的话都没机会说出来了。
此刻上方的玄宗李隆基坐在龙椅上,以手扶额,并没有说话,而是让太子和谏议大夫争论。
太子李瑛看了一眼父皇,又看了一眼谏议大夫韩休,认真说道:“谏议大夫此言非也,这并非是与民争利,与外邦争利,朝廷主动开海,这是将铺子做大,主动将我大唐的威严和名声,彻底传到海内外全天下。”
顿了顿,太子李瑛继续说道:“这是继承太宗之志的开拓之举,更能确定大唐之威,如何能说有损威严呢”
这话一出,谏议大夫愣了一下,刚准备说话。
只听太子李瑛继续说着:“我有个问题要问谏议大夫,从前未实行官山海的时候,民众可以开采矿山,贩卖食盐,此后这些事情都被禁止,这是不是与民争利要不要将贩卖这些的权利还回去”
即便是在古代,食盐也是没那么稀缺的,因为是必需品,而官府掌控了食盐贩卖,让这行业直接成了暴利行业。
食盐贩卖,也成了国家收入中很重要的一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算是与民争利。
谏议大夫韩休听着这话,顿时语塞,他皱眉说:“官山海自古有之,这是国之重器,如何能与开海经商相提并论”
太子李瑛直接反问:“那谏议大夫如何就能确定,开海经商不能成为国之重器”
这话一出,谏议大夫彻底无言以对,只能行了一礼,然后退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而上方的玄宗李隆基看到这样一幕,却忍不住笑出了声。
李隆基的心情很是不错。
当李隆基还是太子时,韩休就因为美名远播,被举为贤良,并到东宫任职,与李隆基有了交集。
等到李隆基上位之后,自然开始一路提拔韩休。
可这韩休,明明性格柔和,却刚直不阿,处处向魏征看齐,盯着李隆基谏言。
这把李隆基搞得很是郁闷,此刻看到他吃瘪,当然很开心。
李隆基轻轻拍着手掌,微笑着说道:“太子说得好啊,官山海能成为国之重器,开海经商也未尝不能!此事还能壮我大唐天威,百利而无一害,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这话一出,大殿内所有官员,全部齐声应道:“吾皇圣明!”
“好!”玄宗点了点头,扫视了一眼朝堂上下。
原本开海经商这钱,玄宗是准备独吞的……
但这种事儿要不得。
苏澈阻止了他。
苏澈很清楚。
恰独食这种行为,会遭到嫉恨的。
朱棣就曾经开海,利用郑和下西洋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些钱,基本都进了朱棣的内帑。
所以等到了后来,朱棣一死,那些海图资料,直接被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再无下西洋一说。
结果沿海一些家族,开海经商,走私贩卖,可谓是富得流油,全进了自己的口袋,和朝廷再无一丝一毫的关系。
明朝时期,藩属朝贡起来不仅人数特别多,而且频率特别高,迫使明朝限制朝贡人数和朝贡频率。
比如女真努尔哈赤先后八次亲自进京朝贡,他的弟弟舒尔哈齐也曾四次进京朝贡。
后来努尔哈赤虽然反叛明朝,但此前朝贡起来那是相当的积极热心,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丝绸之路,以及海上的丝绸之路,能赚取的利益简直不要太多。
可如果要将这些利益全部一个人吃了的话,那必定是走不长远的。
所以。
在苏澈的建议下,玄宗最终还是妥协了,决定带着自己的大臣和他们背后的世家大族一起玩。
当听到皇帝亲口说,要开海经商,由着皇帝来主导,让宗室,勋贵,以及朝廷重臣,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在场众人,无不沸腾,一个个露出急切的目光。
这事儿苏澈之前说过一次,但毕竟是他一人之言,算不得数,此刻皇帝金口玉言,才是真正的一锤定音。
很快,随着讨论的开始,这朝堂上瞬间变得就像是菜市场一样热闹。
原本海外经商这事儿,朝廷上下,几乎所有大臣都是秉持反对意见。
可一听到皇帝准备带他们一起玩,有钱一起赚,赚了钱一起分,瞬间就变了个脸色。
哪怕此前义正词严说‘老夫岂是贪财之人”的丞相张说,此刻出的钱竟然最多,占了很大一股。
就算是出言反对的谏议大夫韩休,此刻都出了钱和人。
朝廷诸公,这是站在大唐权利顶峰的一群人,当这群人团结在了一起,齐心协力往一处使,所能动用的资源和力量是非常可怕的。
开海经商这事儿,原本苏澈只提供了一些粗浅的建议,以及一些大体上的思路。
如果让他专门负责这个事儿,需要调度各个部门,事务繁杂,进度必然会一拖再拖。
可在此刻,在这些朝廷重臣七嘴八舌的商议之下,进度几乎以肉眼可见的在不断完善。
海船的建造,水手的筹备,水军的数量,海图和罗盘还有海上的各种武器,以及采买用来贸易的货物,沿路的翻译,水手和水军们需要采买的食物和事前的准备训练,以及路线的制定……
除了这些,和开海经商的相关律法,各种详细的规定,也在不断的被完善,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将规定和律法完善。
原本苏澈对这些虽然有概念,知道该如何准备,可还是要一步一步来,此刻朝廷诸公齐上阵,三下五除二便将这些难题给解决了。
进度之快,效率之高,即便是坐在高位上的玄宗皇帝,也露出错愕的神色——自己的大臣们,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他忽然能明白,当初那李太白为何强烈建议,要带着朝廷诸公一起开海,将本能独吞的利益分出去。
这些朝廷重臣,虽然是天家的臣子,忠心的确有忠心,可如果玄宗独吞这开海的利益,必然要受到重重阻碍,如果带着他们一起玩,反而是畅通无阻,越发顺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虽然玄宗皇帝早就看透了这些大臣,但还是没想到他们竟然能这么真实……
如果自己吃独食,独吞开海之利,这些人还能像是现在这样尽心尽力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随着开海事宜商谈完毕,玄宗皇帝将这事儿交给了太子李瑛来主持,让他全权负责。
不过,说是交给了太子李瑛,背后的事儿还是苏澈来处理。
所以,当太子李瑛领命之后,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身后的苏澈,眼神之中满是感激之色。
此前。
因为玄宗宠幸武惠妃的缘故,渐渐有些冷落了自己这个儿子。
武惠妃希望自己儿子能当上太子,平时没少吹耳旁风。
这让太子李瑛感受到了危机。
自古以来。
太子和皇帝的关系,很少会特别好,基本都势同水火。
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只要存在,就容易威胁到皇帝权利的独一无二性,这对于皇帝而言,是不能忍受的。
此外,当天子渐渐老去而太子则蓬勃发展,皇帝会生出嫉妒的情绪。
一名正常的太子、储君,理论上可以当二把手,二把手和一把手出现矛盾是很自然的事情,特别是这个关系持续时间长了。
皇帝很容易产生猜忌的心理,认为太子想要造反。
当一名皇帝强势、长寿、有多名儿子时,其太子基本不安稳。
很多太子,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不敢说出来的愿望——那就是皇帝你这个老东西能不能早点死啊快点爆玉玺了!
太子这个位置,属于是干得不好不行,干得太好也不行,可谓是左右为难。
太子在大臣面前是君,在皇帝面前是臣,如何处理两个身份的方法决定了太子和皇帝的关系。
这不是一般人能处理好的。
无上的权力是毒药,大部分的皇帝在帝国延续与自身权力之间,会选择后者,这就导致有才能的太子大都会被干掉。
太子李瑛身边不乏贤人,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是何等的尴尬,每日如履薄冰,生怕犯错,可一旦顾忌太多,在皇帝的眼中,就成了废人,这就更难受了。
然而随着苏澈的出现,一切似乎迎来了转机。
苏澈非常强势,让他做什么,那就必须去做。
就像是严厉的老师对待学生一般,根本没有因为他是储君的身份,而有丝毫的顾忌。
可如此强势,反而让太子李瑛安心不少,下意识的想着,只需要听太子太师的话去做就行。
而这样做,往往就是最优解,这让太子李瑛更加信任苏澈。
此刻朝堂上,很多人注意到了太子李瑛下意识的动作和目光,心中顿时了然,以后开海经商之事,到底是谁人负责。
所以散朝之后,苏澈立刻收到了不少的宴请,朝臣们对他的态度瞬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此前他几乎是全民公敌,而现在,一瞬间就成了朝堂之上的红人,哪怕是那张说,都不再给苏澈脸色看了,反而和颜悦色的和他说着话,拉他去参加宴会,大家好好聚一聚。
现实往往就是如此现实。
苏澈面对众人邀请,也没有自命清高,很开心的接受了。
这时太子李瑛也想跟着去参加宴会,试图和这群朝廷重臣打好关系,苏澈只是瞥了他一眼,问着:“今日朝堂上,诸公说了那么多,你可全部记下了”
这话一出,太子李瑛不免一愣,随后有些尴尬的说:“只记住了一些而已……”
“那伱就去找人,比如中书侍郎,去问问清楚,然后拟出相关的计划书,做好开海的准备来,这些都还没有做好,你去参加什么宴会”苏澈很不客气的说着,一点也没有给太子面子。
李瑛楞了一下,随后看着苏澈问道:“那你呢”
“我去喝酒啊。”苏澈理所当然的说。
李瑛:“……”
他本以为这事情老师负责,就会替他处理,可事情和他所想,显然有不小的差距,苏澈将事情全部丢给了他,根本没有插手的意思。
“好吧……”太子李瑛无奈的点了点头,随后在人群中寻找中书侍郎的人影。
中书侍郎是中书令的属官。
而中书令则是中书省的最高长官。
中书省则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
这一职位可谓是位高权重,此刻由丞相张说兼任。
这时张说身后的中书侍郎,连忙走了出来,恭敬说着:“殿下,我已将此前朝堂上商议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记下,还请殿下移步,和我一起商议计划。”
听着这话,李瑛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说着:“那就麻烦您了!”
“这是应该的!”中书侍郎很客气的说着。
“你弄完之后,先拿给我看看,我看完了再给陛下看看。”苏澈随口说着。
“我知道了。”李瑛点了点头。
“快去吧,我们要去喝酒了。”苏澈摆了摆手。
当李瑛离开后,旁边几人看着苏澈的眼神都有些奇怪。
因为苏澈对李瑛的态度太随便了,这根本就不像是对待储君的态度,难道他就不怕未来太子登基,给他穿小鞋吗
虽说皇帝一日不死,太子终究是太子。
可太子身份依旧尊贵,很少有人敢这么不给面子的。
苏澈转过头,笑着说道:“诸位,走吧!为我接风洗尘!”
“走吧。”张说摸了摸胡子,微笑着说。
跟着这一群朝廷重臣,苏澈来到了张说的府邸。
这是一处极其奢华的府邸。
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
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抱厦上悬“俾炽而昌”的匾额。
整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园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
整个宅院里,无论是桌椅、门窗、床榻,尽皆布满雕花。
真正的泼天富贵在这细节之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苏澈到处看着宅院,随后看向张说,感慨道:“此处宅院如此奢华,你就不怕御史大夫弹劾你吗”
张说呵呵一笑,说:“原本还有些担心,但经过你这么一出,却又没那么担心了。”
这是一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对苏澈的出现非常意外,也非常惊喜。
苏澈听着这话,顿时一愣,随后摇了摇头。
张说是文坛领袖,他这样的人物,贪墨财款,收受贿赂,根本不影响什么。
玄宗根本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处理他,只会将这当做他把柄,让他尽心尽力的办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自污手段了。
偌大的宴会厅中,数个身材妖娆的舞姬,穿着轻薄的衣衫,拖着长袖,跳着空灵的舞蹈,乐师们认真弹奏着动听的音乐,来往是倒酒陪酒的侍女,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苏澈喝着酒,微微眯起双眼,扫视一眼在场诸多朝廷重臣,这些人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是世家大族。
玄宗刚刚即位那几年,励精图治,他的手段是拉拢一批世家权贵,打击另外一批世家权贵,在土地被兼并严重的情况下,用这样的方法,生生削了不少世家大族的势力,使得均田制和府兵制得以继续维持。
可这样的行为,也加速世家大族们的成长,让不少家族都变成了庞然大物,这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所以没出几年,问题又会再次出现。
可那已经是唐玄宗能做得最好的解决手段了。
唐朝的建立,就是在世家门阀的支持下进行的。
唐太宗也做过一些所谓的措施,效果的确有,但更多的是为了压制关陇士族以外的士族,比如隔壁家的山东士族。
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利用山东士族压制关陇士族,可山东士族最后又成为了新的贵族、世家和门阀。玄宗也同样打压过,但是收效甚微。
唐朝的科举基本是在社会上层中选拔人才,它的本质是上层社会内部选拔人才的机制。
仅仅在科举上面,寒门子弟要想借此出人头地,简直难比登天。
用现在的话来说,科举只是走走过场,世家子弟的名额早就内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