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大佬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六六二章 狼头大纛,家父隋炀帝,圆盘大佬粗,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烈刚灭了东突厥,你们就要拱手还回去?”张瑾沉声道:“我以为,应将东突厥之人迁至中原为奴,只留下少量人口游牧,为我大隋提供战马。”
“这么多人进来,你养活啊?”裴蕴呵呵道:“你这是张口就来啊,去年的赋税上个月刚议过,什么情况你不知道?”
史祥道:“太子鼓励开垦,突厥之奴隶正好可以为我所用,是可以迁徙一部分的,至于以胡制胡,眼下还不合适,他们对我大隋敌意太浓,很容易养虎为患。”
裴矩摇头道:“迁徙,适用于同种同族,异族人口不宜大量涌入中原,教化有别,融合不了。”
“怎么不宜?”段文振道:“我鲜卑族融入中原,便是最好的例子。”
别看他姓段,人家是段部鲜卑族。
眼下的朝堂上,一半鲜卑人,窦抗、于仲文、杨义臣,还有独孤家、元家、长孙家,这都是。
杨广都有鲜卑血统。
裴矩撇嘴道:“鲜卑融入中原,用了数百年时间,我说的是眼下的问题,你们跟我谈历史?鲜卑族进了中原也不是做奴隶的,你指望奴隶怎么融入?”
话题一下子就扯到种族之争了。
裴矩不怕惹人,只要不惹皇帝就没事,大隋杨氏认祖弘农杨,这是正统的汉人,鲜卑族在大隋,最牛逼的阶段是在开皇年间,杨坚接手的北周,而北周就是鲜卑贵族集团。
眼下的中枢,已经是以汉人为主,而且皇帝和太子也在积极鼓励鲜卑族彻底融入,抛弃一些旧有风俗。
你们真把自己当鲜卑族,为啥都是汉姓呢?你于仲文,本姓万忸于,你咋不叫万忸于仲文呢?
杨铭这时候开口了:“鲜卑族就是汉人,朝堂之上,不应将鲜卑区别于汉人之外,你们谁再以鲜卑人自居,那就去漠北放马去吧。”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杨广也是这个意思,父子俩很多年前就聊过这事,甚至杨坚夫妇聊的时候,杨铭在旁边听着。
杨广说了惹人,所以杨铭来说最合适。
这是基本国策,鲜卑必须融入汉人,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
其实就是淡化鲜卑与汉的区别,避免形成民族对立,因为目前为止,有些鲜卑族,还是族内通婚,他们不娶汉人,也不嫁汉人。
这就容易形成鲜卑贵族集团,这与杨坚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杨铭这一开口,段文振也不说话了,他有胆子跟裴矩呛,没胆子跟太子呛。
其实聪明的鲜卑族,已经在积极融入了,剩下那些不长眼的,早晚朝廷都会收拾他们。
历史上对于杨坚代周的评价,是非常正面的,原因就在于是汉人夺取了鲜卑族政权。
三月份,因为去年的赋税就讨论过,荆州因为萧铣,去年的赋税简直惨不忍睹,眼下整个国家全靠巴蜀河南和关中撑着。
可关中呢,因为是贵族的大本营,所以历来就是个要饭的。
这种恶劣的形势下,从外面迁移人口?对于杨广这种消灭内部人口以求保障粮食用度的皇帝来说,可能吗?
我现在都嫌吃饭的人多,你还给我加人?
这时候,杨广看向杨铭,道:“太子觉得,应该如何?”
杨铭道:“右仆射的方法是对的,还得是以胡治胡,不过我们也需要另设都护府,监管漠北行政,始毕的那个儿子突利,尚年幼,儿臣以为,给他个和亲公主,封个王,由他来治理东突厥旧地,最为合适。”
“好主意,”裴蕴赶忙道:“最好突利之后的继任者,必须是与和亲公主所出,那么就有我汉人血统,便于心向中原,今后继任者之配偶,也必须是我汉人,教化蛮族需要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民族融合,几十年都不够,上百年也嫌少,这个过程是需要很久的,鲜卑族融入数百年,都特么没融合彻底,能指望突厥人一下子融入?
于仲文皱眉道:“那跟这面狼头旗烧不烧,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这面旗,突利在漠北坐不稳,”裴矩道:“不过要在狼头下面绣几个字,例如大隋给他的封号,或是官职,削弱其突厥首领的象征,改为朝廷赋予的权利象征。”
杨广赞同道:“可行,那么诸卿议一议,给什么封号合适,都护府又该设置在哪里,由谁坐镇。”
这样一来,其实最后还是以都护府为主,监管漠北,突利不过是名义上管理地方,其实就是让他压着突厥人不闹事。
历史上唐朝曾在那里设置多座都护府,镇抚漠北,但最后还是撤回来了,没办法,融合不了。
这个难题,如今要落到杨铭头上了,他必须想一个办法,让突厥人认可大隋,真心归附大隋。
不过这得在他搞定杨广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