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01章 家访,父可敌国,三戒大师,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401章 家访</p>
朱桢一行人进入镇上时,因为天色已黑,又没有打仪仗,军户们也没发现是他们王爷驾到,只是让到路边,依然该干嘛干嘛。</p>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他们以为老六,会去千户所南边的火烧坝视察。这阵子他们都被征调去火烧坝那边帮着打扫卫生,休整堤坝,迎接检查。也因此让李九娘知道了老六来嵩盟的消息,才会跑到州城去告状。</p>
张千户领着王爷一行,来到记忆中的俞敏家门外,一时却不太敢认了。</p>
他只在当初俞敏结婚时,来喝过一次喜酒,记得当时这小子住的是全屯第一座木楞房,所以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但眼前那座记忆中的吊脚楼不见了,已经升级成了带着院子的砖瓦房。</p>
唯恐带错了门,他赶紧招呼个看热闹的军户过来问道:“这里是俞敏家吗?”</p>
“是啊。俞百户一直住这儿。”那军户忙答道。</p>
“他家不是木楞房吗?”张千户随口问道。</p>
“原先是木楞房没错,这不去年新盖的大瓦房,我们还帮着砌墙上瓦来着。”军户解释道。</p>
~~</p>
经过几年的精心照料,原先的荒地变成了熟地,军户们还采用了省里推广的科学种田法,说白了就是烧草木灰,制取钾肥;碾碎贝壳骨粉,制取磷肥;冬季种植大豆、黑豆等豆科作物产生氮肥。</p>
再加上灌溉及时,日照充分,粮食亩产从最初的几十斤,提高到几百斤,军户们不光解决了温饱,还能有余力来安排更好的生活了。</p>
有了余粮,就具备了一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的条件。很多原本就是工匠的移民,纷纷重操旧业,开始烧石灰、烧砖瓦、搞建筑。他们首先把卫所的衙门和仓库全都翻建成了砖瓦房。</p>
有了广告效应,那些军官和生活条件好的军户们,便开始动心思升级房屋,把原先的木楞房吊脚楼扒掉,盖起自己老家那样的砖瓦房。</p>
在汉人眼里,砖瓦房才是真正的好屋。不光坚固隔音,冬暖夏凉防潮,而且持久耐用,一房传三代,人走房还在。完全不是那些竹木房、土坯房可以碰瓷的。</p>
所以不住砖瓦房的原因,其实就是一个字——穷。</p>
于是他们只要有条件,就会勒紧裤腰带,把大瓦房盖起,然后房前屋后种上瓜果小菜,院子里搭上葡萄架,再种上两颗石榴树,顿时就感觉人生圆满了,那幸福感绝对无可比拟……</p>
~~</p>
“是这家没错,这小子过得真不错。”张千户又屁颠屁颠儿跑回来,向朱桢介绍道:“他刚来云南还是个大头兵。这才五年时间,就老婆也娶了,瓦房也盖了,让人都不敢认了。”</p>
“哈哈,这是大好事啊。”朱桢笑着吩咐道:“叫门吧。”</p>
“哎。”张千户便赶紧上前叫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出来的正是俞敏。</p>
他挑着个灯笼,先看了看张千户道:“啊,千户大人,什么风把恁吹来了?”</p>
“我就是個带路的,你看看谁来了。”张千户赶紧侧身让开。</p>
俞敏定睛一看,看清朱桢的脸后立马扑通下跪:“卑职拜见王爷!王爷千千岁!”</p>
“哦?你认识本王?”朱桢不禁笑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