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雪楼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 宣州定窑(二),天下寻珍,披雪楼主,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胎色白,胎质细腻坚致,胎釉接合紧密,器表施釉均匀,釉表滋润光洁,胎釉白中闪青。这确实是定窑瓷的特点啊!
“杨老师!这只‘白釉刻花方瓷盘’确实是定窑的特点。呃!如果说不是定窑,我倒是觉得它更接近辽白瓷,而不是宣州窑。”
向北寒坚定地说道。
杨起荣点点头说道:“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在古玩鉴定行业中是很重要的。”
用手拿起那只方瓷盘,轻轻地抚摸着莹润的釉面,接着说道:“小北!你的判断没有错,这的确是一只定窑‘白釉刻花方瓷盘’,不是辽代的,也不是唐代的,正如你说的那样,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物件。”
一边的邓伟伦呵呵一笑,接口说道:“老杨之所以要提起宣州窑,一方面是考验你能不能坚持自己的判断,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更多地结合实际给你讲解一些中国古代窑口的知识。”
杨起荣接过邓伟伦的话,说道:“‘宣州窑’一词最早见于清代蓝浦著录的《景德镇陶录》。只有短短的四句记载:‘嫩荷涵露透琉璃,缥色何如秘色瓷。昨夜月圆新试碾,宣州雪白凤州诗。’对宣州窑的起源情况记载不详,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后来,有学者在东门渡窑遗址考古时,采集到刻有‘宣州官窑’楷书款识标本一片。从残片标本形制上分析,应为罐类器物,标本显然是五代晚期产品。目前国内仅存的十余片标本中,最晚的尚在北宋,由此可以认定宣州窑创烧时代是在北宋之前,并可能到唐代,而绝不会晚至元代或元代之后。”
指着向北寒手里的白瓷方盘,继续说道:“我给你讲这宣州窑,目的就是想告诉你,这定窑和宣州窑有着密切的联系。”
宣州窑作为皖南(安徽南部)地区一代名窑,它不是单一窑场,而是一群窑。数千年来,先民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逐步掌握了烧造陶瓷技术。唐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最重要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对陶瓷需求量的增加,使制陶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规模。
这和中国的青铜文化是共生共存的。陶瓷业与冶铸业同时并存和发展,相互取之所长,互为补充,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
自唐末以来,由于连年战乱,导致了历史上出现了数次北方民众的大面积南迁。在宣州瓷窑址考古工程中,工作人员在附近的村民中了解到,那里的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村民系北方迁居于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