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雪楼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八十七章 驳倒杠精,天下寻珍,披雪楼主,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盖一托就能对这只闪烁着金片的香炉断代不管是现场来闲逛的,还是周围摆摊的摊主,都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
有些人甚至开始交头接耳,纷纷议论向北寒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不知天高地厚。
在这些人的眼中,“有一手”方春风,“看一眼”魏军,就是专家,甚至是大神级的存在。他们定下来的东西,就没人会反驳。
向北寒把手里的盖子和底托转来转去,脸上带着淡淡的笑,说道:“香炉加盖、带底托,这是从清中期乾隆朝开始的。这可以从清代文献记载里查阅到。”
“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儿太片面了香炉加盖即便是从乾隆时期开始的,难道不会是明代的香炉到清代后加的盖子”
魏军不慌不忙地说道。
“哎!是啊!就不能是清代人给这只炉子又加了一个盖儿和底托!”
方春风也来了精神,反问道。
“这更好解释。”
说着,向北寒不慌不忙地把香炉倒置过来,露出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底款,说道:“这只炉子的底款是簪刻出来的,也就是先铸造出炉子,后刻的底款。我们都清楚,真正的大明宣德炉底款都是同炉子同时铸出来的,根本就没有后刻底款的做法。”
淡淡一笑,接着说道:“而且还有一个更直接的证据,那就是宣德的‘德’字。清以前这个德字心上并没有哪一横。自唐高祖李渊年号为‘武德’,在史书和碑文中这个德就没有心上的一横,这是唐代通行文字书写的范例。‘德’字的这一写法,从唐初至明末清初,均循旧例未变,而且可以找到如下佐证。《永乐大典》中的‘德’字,就全部没有这一横。”
“到了清早期,确切地说是康熙年间才出现的这一横。康熙四十九年,下旨编《康熙字典》。在《康熙字典》中,收入的德字,赫然是有一横的‘德’字。要知道《康熙字典》中的规范字,在清代是不可随便逾越的。所以,这就更证明了这只香炉是清代的,而不是明代。”
向北寒的这番论断,有理有据,听的在场人频频点头。这些行里的玩家,多数都是凭着眼力和经验断代,辨识物件的真伪,对于这些历史文献记载的知识,特别是准确的纪年事件根本就不知道。
就像邓伟伦告诫向北寒的那句话说的:“凡是把经济利益和古董文物收藏联系在一起的人,就不会在历史考古学术上有所成就。”
“说的是那么回事啊!我还真没见过刻款的宣德炉呢。”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人家说那玩意儿真是那么回事儿。”
“我们混古玩行大半辈子了,也没把这物件的来龙去脉弄得这么清楚啊!”
……
眼见着平日里都围着自己问这问那的,拿自己说的话当故宫博物院的鉴定证书的这些人,倒向了向北寒那一边。方春风和魏军那里受得了。
方春风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魏军,那意思就是说:“咋办啊今天不能栽在这儿啊!”
这个时候的魏军多少也有点儿慌了。不过,他的脑子转的快,马上就找到了反驳向北寒的点,冷笑这说道:“小子!就算你说的这些都对,可你说这只炉子早不过乾隆,晚不过嘉庆,就那么肯定吗这乾隆嘉庆两朝加起来不到一百年,这炉子就只能是这一百年期间的物件吗”
“是啊!把这件东西的年代限定到一百年以内,是有点儿太勉强了。”
“是!这件东西不是历史上有名的物件,怎么能定的这么准确呢”
“不是官窑款的东西,这么说好像是不太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