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 后记:这里也能看到熟人
天下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25章 后记:这里也能看到熟人,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天下乐,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恪默默的看着这些碎石不断的绵延,他曾经没有机会来这个瀚海州,两侧茫茫的草原如同绿色的地毯不断的绵延而去,远处不断的能看到一坨坨的牛羊在草原上漫步吃草。
那些洁白的毡房依然做成了蒙古包的样式,当然,这个世界没有蒙古包,它们依然叫圆毡房。
就好像这里跟科技先进的大唐国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片土地上似乎没有太多可以观看的地方,直到李恪抵达了一座并不算是古代的城池。
大唐东风航天降落城,这座城并不大,或者说曾经这里是大唐载人航天的回收基地。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大唐载人航天降落已经极其精准,而这里的回收基地也逐步的被放弃了,毕竟这里的维度太高,作为航天发射回收基地能效比不是很高。
反正大唐有很多适合的发射基地,这里自然是逐步的被放弃了。
但虽然这里被放弃,但它却是整个大唐航空航天发展的起步地点,所以这里现在变成了一个旅游城市。
航空航天不是李恪影响的,所以这里对他来说,很多都是陌生的,他带着小助理兴致勃勃的在这里参观,然后顺便开启了一波直播。
而这里,为了旅游还放着几个曾经完整的回收舱。
进入设立在这里的航天博物馆,李恪饶有兴趣的看着,不过让李恪没想到的是,本以为这个跟他没有任何关系,毕竟大唐的第一颗卫星发射是在大唐997年发射的,距今四百多年。
距离李恪那个年代就更远了。
“刘应,大唐航天事业奠基人,大唐国家科学贡献奖获得者,是大唐第一颗卫星以及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这是设立在航天博物馆最前面的一个人物介绍。
这个人李恪自然不认识,但让李恪愣神的是,他的后面写着“刘应出身自大唐著名的科学世家,他的家族到他为止已经出了一百多位科学家。据刘应院士说,他在他的兄弟里面属于最笨的那一个。”
“而他的祖先就是曾经为大唐培养出十一名科学院院士的刘山和安莹。”
刘山和安莹……看到这两个人,李恪愣了,脑海里面的回忆再一次涌现了出来。他们是李恪亲自送离长安的,但李恪一生却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刘山先生和安莹女士,他们一生从四十岁开始,除了他们自己的二个孩子之外,总计收养了二十七位被遗弃的孤儿,7名男孩,20名女孩。就是这二十九个孩子当中,总计走出了十一位大唐科学院院士。”
“而直到这些院士老年的时候,大唐的百姓们才知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父亲和母亲。”
“按照当时这些院士们的话说,他们的父亲母亲从小教育他们都要谦逊低调,如果不是当时有人污蔑他们的母亲,他们是不会说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