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二章:这种名字还真想不出,福上眉梢,温了,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处理好了大牛的事情,人家十八爷动作也快,立马就托人去给大牛寻媳妇去了,不过那就不是大家要操心的事情了。
赵临羡和苏玉嫃把心思还是放在蚕丝上面。
今年的秋蚕又是丰收,王氏和江氏原意是想将蚕丝卖掉,这样能换不少钱,但是赵临羡准备买织布机了,这得到苏玉嫃的大力支持,把蚕丝制成锦缎,那价值远远不是卖蚕丝所能比的。
更何况乔氏是织布的好手,苏玉嫃打算请教她娘。
赵临羡的心思不在织布上,而是想着开垦田地,毕竟这粮食的利润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开垦田地,要官府支持,少不了银子,虽说之前卖稻谷挣了不少钱,但是要用钱的地方也多,光是一台织布机就不便宜,赵临羡又有点犹豫。
主要是,如果自己的心思都在开垦田地上,那就没有什么心思管蚕丝了。
苏玉嫃说:“蚕丝的事情我来管。”
赵临羡瞧了瞧她的肚子:“你就好好的养胎吧!别折腾了。”
苏玉嫃仿佛是看到了商机:“相公,织锦缎也是很好的挣钱门道呢!咱们买了织布机有秋蚕还有春蚕,都可以制成锦缎售卖,比卖蚕丝有钱。最重要的是,咱们东庄村很适合养蚕,产出来的丝就是比别的地方好,要是能大量的养蚕,做成一个工坊,再去镇上面开一个绸缎庄,那咱们可就是真正的商人了。”
杨氏听着眼睛都放着光:“开绸缎庄,我看行呢!”
赵临羡沉思了一下:“如果要养很多蚕,那就要请人来做,给工钱,而且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苏玉嫃点点头:“是不容易,但相公当时种田的时候,也没想过你种的米能成为镇上面大家都争先恐后购买的米吧!不管怎么说,都要尝试。我觉得人工方面是很好解决的,村子里的妇人们大多数人会织布,只要给她们工钱,在村子里面就能挣钱,她们怎么会不做呢!”
杨氏非常赞同苏玉嫃的说:“我觉得也行,要说也就是农忙的时候大家忙,其余时候村子里的妇人们都还是比较闲的,养养鸡,锄锄地,就坐在槐树底下闲聊,还不如雇她们织布呢!”
“这事情还要从长计议,就先买一台织布机吧!”赵临羡可不想累着苏玉嫃。
不过苏玉嫃的兴致很高:“也行,等明年养春蚕的时候,可以多买几台织布机,我还可以去请教我娘,怎么织出精美的绸缎,我娘当年无论是织布还是绣花,在浔镇都是数一数二的,我外公当年的绸缎庄进过,还要过一下我娘的眼睛呢!”
杨氏一脸开心:“没想到亲家母还有这手艺呢!那感情好啊!”
说到母亲,苏玉嫃的鼻子又酸了一下,上次去镇上卖芦苇茶具都没有去府上看看娘,虽然乔氏特意跟苏玉嫃带了消息,让她怀着孕不要回家,免得许氏有机会残害,但这心里总是过意不去的。
赵临羡看见苏玉嫃那一抹忧伤,便连忙转移了话题:“这事以后再说吧!明年养秋蚕的时候,玉嫃该生了,这还要好好坐月子,还要奶孩子,哪有空关心织绸缎的事情。”
杨氏说:“蚕丝我可以来养啊!等玉嫃坐好了月子,我还可以帮忙带孩子,玉嫃脑子活,她也不用自己亲手去做,只要学了亲家母的手艺,组织村子里的女人们来织就好了。”
“那喂奶呢!总不可能娘帮忙喂吧!”
“这也好办啊!玉嫃在家就自己喂,玉嫃要是在外面我就让王氏喂,她俩怀孕的时间差不多,生产的时候应该也差不多,还能饿着你宝贝啊!”
赵临羡觉得头疼,他倒也不是觉得苏玉嫃说的不对,而是可以一样一样来,他先开垦田地,再去发展蚕丝业,而不是让苏玉嫃刚生了孩子都去忙活。
不过苏玉嫃坚持,赵临羡也就不说什么了。
杨氏仿佛看见了自家改换门庭了样子了:“你们虽说忙,但孩子这名啊!你们自己取好,不然让你爹取,那可是难听的不得了。”
赵老汉在旁边听着一直没做声,这下被杨氏点名可就不认同了:“我取名哪里难听了?”
杨氏嫌弃的说:“要不是我骂你,铁柱,铁锹这名你都取不出来,一开始说叫什么鸭蛋,二蛋,三蛋,我都不爱说你了。”
“那不是我随口说的吗?最后也没叫二蛋三蛋啊!你瞧瞧铁柱,铁锹这名字多响亮。”
“还随口说的,你就说玉嫃和三郎能随口说出这样的名字吗?”
苏玉嫃和赵临羡对视一眼。都纷纷表示沉默。
这种名字还真是想不出,打扰了。
赵临羡知道苏玉嫃的学识绝对不比自己低,便让苏玉嫃给孩子取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