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洪荒里的寂静桃源
李礼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时代洪荒里的寂静桃源,民国暖色:合肥四姐妹,李礼安,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代洪荒里的寂静桃源难以想象,倘若是自己生活在那个兵荒马乱的乱世,推窗浮世深浅,开门隔岸烟火,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生死谁先霍然而来,也不知道,硝烟深重里,是否有一条蜿蜒小路,穿透烈火通往美景。人是不安的生物,人心是善于躲避的存在,血色迷茫里,太容易,太渴盼有座极致清静的所在,避开万物喧嚣,所以有陶潜流传了千百年的桃源梦,也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俗事有时太重,重到摧心肝,断人肠。即使知晓,把头埋进砂石,像鸵鸟逃亡在无边黑暗,不是最好的方式,可就是愿意闭上眼睛,不想不管不理不睬,偷偷期待着再度睁眼时,三生已过,时过境迁,所有能伤害能刺痛能冰冷的一切,都成了浮云苍狗。
或许,张武龄创办乐益女中,除了以此报效家国之外,也藏了那点微末的私心:将所有目光和心血,都浇筑到这座学校里,那么这个世界的纷争和打扰,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在民国年代,民办的学校不少,乐益女中不算是特别长寿的学校,从一九二一年到一九三七年,不过维持了十六年,却耗费了二十五万银元之巨,而这些,都是从张武龄的私产中出的。这种投资,不可谓不巨大。
至于为什么是女子学校,具体因由固不可考,但张武龄作为一个心胸开阔、目光落远的知识分子,所思所想相对于当时人来说都是先进超前的。建立一个女校,是他思索多年的计划,尽其所能地帮助年轻女子自立自强,在优秀平等的教育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大约多年来,他听过看过太多悲剧性的女孩子,因依附而无力,因无能而末路。他希望,在不远处的未来,这些女孩子们都可以掌管自己的命运,不论是素不相识的孩子,还是他四个日益成长起来的女儿。
一九二一年,乐益女中正式创校。伊始,学校临时设立在苏州憩桥巷一所租来的房子里,格局小,限制发展,而且几年前在这座宅院里发生过一桩凶杀案,世人捕风捉影,说这里闹鬼,闹得人心惶惶。两年后,学校迁至苏州公园附近,新建了校园和校舍等十四栋建筑,有三十多间平房,以及一座草亭和一片梅林。占地二十多亩。而原先,这里是大片的桑树林,改造这里,就已经花去了两万多银元。
时人建校大多数要向社会融资,但张武龄没有这样做,一方面他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另一方面他也不愿学校受制于其他因素,如果这样做,就有违初衷。所以他选择自己一力承担,他原本的目的也并非谋求利益,所以全日制寄宿生的全部费用都只需一百十六元一年,虽然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在当时的民办学校里,已经算是“价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