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最灰暗的时期
李礼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一生中最灰暗的时期,民国暖色:合肥四姐妹,李礼安,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生中最灰暗的时期小平如真有事,我看二姐难活。老太太也经不起这打击,耀平岂能独存,这不是一家完了吗?允和的堂姐绮和曾在小平出事顺利渡过灾厄后,心有戚戚然地说出这句话。允和这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丧母,失父,流亡,丧女,险些亡子。她的生命,就在不断延续的悲伤里,一次又一次迷蒙上哀痛的色彩,宛如褪色后的樱花,浸泡在粉色河流里,无休止地顺水漂流和沉没。
人生是一场负重前行的旅程,颠簸漂泊的我们,永远不知道尽头在何方。从清晨的霞光,到深夜孤凉的风,露水深,寒蝉晚,星光扑簌穿梭在细碎而柔软的间隙里,好比掺杂在人生里,一点点要耐心捕捉到的快乐。捉到的人享受生活,看不见的人被生活享受。
允和属于前者,尽管她经历了那么多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依旧记得忘记不好的,记得好的。女儿的死,她选择遗忘;儿子的死里逃生,她选择感恩。在孩子病危的时候,远在北京的兆和夫妇寄来了一万元,以解燃眉之急。兆和也有两个儿子,生活并不宽裕,这笔钱可以说是勒紧了腰带省出来的,却义无反顾地寄给了更窘迫的二姐。这些恩情,允和始终铭记,她在日记中说过,一九六四年时,全家的月收入只有二百四十一元,可光是给婆婆买药就要用去七百元,加上生活开支,根本入不敷出。也是亲朋好友的帮助,才走了过来。
患难才见真情,雪中送炭才知真心。顺风顺水时锦上添花的朋友未必是真朋友,但穷困潦倒时依旧不离不弃的人,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配得上以余生去珍重。
抗战结束,内战结束,硝烟飘散,黄昏滟染。一切,都像是没有发生过,流萤如常扑飞,风荷如常绽放,所有都回到了从前风平浪静的起点。但对于侥幸生存下来的人们,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噩梦,没人能够全身而退。受伤的是,残缺的是灵魂。很难想象,允和那样一个瘦弱的女子,如何在这样一场战争中走过来。分明当时在家,是骄纵蛮横的小姐,娇滴滴,跋扈飞扬,仗着母亲无奈干干强大,无法无天地胡作非为,完全符合“熊孩子”的定义。
可奔波逃生的时候,却是她撑起了一个家。身为丈夫的周有光总是出差,将整个家都丢给她,她并不是抱怨,丈夫的无奈能够理解,然而当事情发生,横祸突如其来,作为女人身边竟然无人可依,想想也不是很好接受的事情。以致她对婚姻生活得出惨痛领悟:大部分危机总是留给女人去处理。不是说男人们置身之外,而是第一时间的恐惧悲伤,都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人们前往品尝。
她硬生生地撑起一个家,多少个辗转难眠的夜里,将柔肠练成一副坚硬心肝;多少次想要泪流满面的时候,无法卸下冰冷面具放声哭泣。肩膀上的责任太多太满,昔年娇俏倔强的少女模样,分明是隔了几个转世吧,陌生得衣饰模糊,遥远得时光苍白。好像当了人家妻子,做了人家母亲,就不能再脆生生地语笑嫣然,撒娇耍赖将事情分给人扛,哪怕只是片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