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嘟嘟的狼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1 北京城下,另一个明朝,胖嘟嘟的狼爪,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州自古便有鱼米之乡的美名,这鱼,自然便是来自太湖,这片广袤水域。</p>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太湖周边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是靠着在这太湖之上打鱼而维持生计,所以说,这湖便是他们的田土,这鱼便是他们的收成,至于播种,那自然是共同集资,购买鱼苗,等到来年夏末秋初之时,便可以再次大面积的丰收了。</p>
太湖水美,有如一面平静的镜子,偶尔有鱼儿浮上水面吐个泡泡,一圈圈的波纹,仿佛让这平静的镜面活了过来一般。</p>
吃,是张俭的一大爱好,就像他爱看美女一样,是他人生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p>
江上往来人,但知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p>
附上姜丝,轻洒一层细细的精盐,一尾新鲜的清蒸鲈鱼,就这么出现在了张俭的面前,这里不是酒肆,更加不是饭店,就是一户普通的渔家,他们常年以船为家,与湖为伴,做上这一尾特色的鱼儿,都是有一种特殊的芳香之气。</p>
端起一杯渔家自己酿造的米酒,一饮而尽,唇齿留香,江南渔乡所酿造的米酒不似北方白酒一般热烈,反而是带着水乡那股子特有的柔情,丝丝的甜腻之中,米香,酒香,环绕其中。</p>
四碟鱼零件特制的小菜,在配上这香甜的米酒,让张俭甚至都迷恋上了这缓缓地而动的水乡。</p>
细雨绵绵,淅淅沥沥,似有薄雾远方来,浓情江南,一盅薄酒,看淡天下诸侯事。</p>
“店家,您老这鱼做的,可真是一绝呐,要是那您老在岸上街口开上一家酒肆茶馆,那绝对是财源滚滚呐。”一口鱼肉,一杯米酒,心情舒畅的张俭,倒是开起了船家的玩笑。</p>
“哈哈哈,客官您可说笑了,小老儿做的这鱼再简单不过了,这十里八乡的谁不是这么做呀,这酒肆里和家里要是再做的一个味,谁还去那酒肆里吃鱼,要是真的这么干,那小老儿我,可就赔死喽哈哈哈。”</p>
看着张俭这个一身秀才打扮的公子哥毫无架子,这让平时一个人过惯了的船家,倒是打开了话匣子,天南海北的跟张俭扯起了家常,“小哥,小老儿实话跟说,这鱼怎么做都一样,关键是得新鲜,您来赶得时候也巧了,小老儿刚靠的岸,嘿,您吃着了。”</p>
这张俭也是鼓号队的出身家伙,能吹能鼓,这一看小老头打开话匣子,他自己也不能屈居人后呀,一杯米酒下肚,这牛皮时间,也就正式开始了,“老爷子,不是小子我更您老吹,这大江南北的名菜我也是吃了个遍,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小子我什么没吃过,但是要说到这鱼的新鲜,您这是头一遭,没第二回,老爷子,咱留一个微信……呃,不是,咱两算是认识了,来年儿,我带我大哥一块来,到那时候,您别光整这鱼,什么螃蟹呀,大虾虾呀什么的,您给我来一桌,钱少不了您的。”</p>
“小哥,老头子我说句实在话,明年呐,您恐怕是吃不上了。”</p>
老船家的样子看起来有些沮丧,张俭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遂出声对船家问道,“老爷子,您这什么意思,这太湖这么大,还能没鱼了不成?”</p>
老头深深的叹了口气,“小哥您有所不知,这太湖之上有一帮强人,自称——鱼帮,据说,这鱼帮的老大是咱们苏州现任知府的拜把子兄弟,这以前,上一任知府在任的时候,他们还不敢太张扬,而且朝廷发过文,对渔民,每年朝廷出六成银,百姓自己筹措四成银以购买鱼苗,而自从那现任知府上任之后,咱们这购买鱼苗的银子掉了个个,成了百姓自筹六成银,朝廷出四成银,俺们这些渔民去问过镇上的秀才,说是没听说过朝廷的政策有所改变,所以就有几户乡亲去知府衙门打听这事,当时也没给明确的答复,可是后来那几户人家去城里卖鱼,却莫名的被一群不知道哪来的强人给杀了,查了大半年,毫无结果,这不成了无头悬案,唉,其实说白了,这事不说,大家伙也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再后来那些湖里的强人接管了咱们这所有人的买卖,你打上来的鱼,只能卖给他们,而且这个价钱……唉,这不,今年知府大人说,朝廷又出了新规,说是朝廷财政紧张,从今年起,所有的鱼苗银全部由百姓自己承担,唉,朝廷这是要把咱们给逼死呀。”</p>
朝廷,不会逼死人,能够逼死百姓的,只会是当地的官员,和朝中那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不知天下黎民疾苦为何物的老古董们,张俭端着酒杯,看着船外雾气蒙蒙的湖面,那尾新鲜鲈鱼所带给自己的愉快心情,顿时荡然无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