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大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0章:视察香港产业,哈迪帝国1945,昨夜大雨,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葛量洪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没问题,我可以代表港岛政府同意哈迪先生的马场加入马会俱乐部。”葛量洪道。
哈迪表示感谢。
现在你不同意没关系,世界是变化的,等马场建成后,自己完全可以慢慢推动赛马业开展起来。
至于真正的赌博业,哈迪准备回头去一趟澳门,那边才是他发展赌博业的重心。
澳门与香港的直线距离只有62公里,坐渡轮1个小时就能到,现在的澳门还不是四大赌城,没有超大型赌场,如果哈迪过去投资建设一座堪比哈迪大酒店的赌场,完全可以称为澳门的标杆。
欢迎酒会结束,哈迪和韩艺珍回到别墅。
晚上。
韩艺珍很主动。
估计是哈迪带她参加酒会的原因。
甚至张开了小嘴。
翌日。
哈迪在维克多的陪同下,查看了九龙塘工业区的情况,现在九龙塘工业区已经通了水电路,几十家工厂入驻,甚至已经有十几家工厂开口生产。
这里的工厂,全部是哈迪集团和别人合股开设的,用的工厂土地,也是哈迪集团的。
所以这些工厂每年要向哈迪香港地产公司,缴纳一笔租金,不过总体来说不算贵。
哈迪这样做主要是把土地留在手中。
胶鞋厂。
老板陈祥生陪哈迪视察,维克多跟在后面,陈祥生小心翼翼态度恭敬,这里虽然他是老板,可他只有30%股份,人家才是大老板,自己就是个打工的。
哈迪拿起一双胶鞋看了看。
和后世的胶鞋差距不大,哈迪知道,国内直到5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生产这些胶鞋,后来军队一穿就是50年。
这种鞋结实又便宜。
不止军队用,老百姓也非常喜欢。
除了这种胶鞋,这家工厂还生产更厚实的胶鞋鞋底,就是皮军靴用的硬胶鞋底,这种硬胶底可以制作布棉靴或皮棉靴,适合冬天穿。
不过这家工厂不制作整鞋,只卖硬胶底,有需要的可以买鞋底,回去自己制作棉靴。
这间工厂,机器是后勤部卖的淘汰机器,全部打包过来,和别人合股经营,一年可以产胶鞋120万双,产胶底100万套。
“好卖吗?”哈迪问道。
“好卖,很好卖,咱们香港这边很多人要,大陆那边也要,供不应求,我们在加班加点的干。”陈祥生赶紧答道。
“这些硬胶鞋底呢?”
“也都订出去了。”
“原材料够吗?”哈迪问道。
“够,我们压了半年的原材料。”陈祥生道。
哈迪把胶鞋放下,道:“给你一个建议,最少压两年的原材料,如果钱不够,可以找银行贷款,我可以让富国银行给你最低的利息。”
陈祥生有些惊讶。
“压两年的原材料,老板您是觉得今后原材料会涨价吗?”陈祥生问道。
“你用的原料主要是橡胶,现在汽车越来越多,用橡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两年是因为二战结束,生产一时间出现过剩情况,橡胶价格才会低下来,早晚会涨回去。”哈迪道。
还有一个原因哈迪没说,那就是趁着现在多买点,等50年,橡胶成为管制品,想买都麻烦。
哈迪又来到玩具厂。
这里生产玩具的设备,是哈迪当年建立HD安保,购买的那家玩具工厂的设备,后来给了芭比娃娃工厂,现在芭比娃娃工厂也换了新设备,这些被淘汰下来,送到了这里。
还真是一点不浪费。
这间工厂,照样是哈迪集团占大头。
当然,
磨具换了,不是生产那种丑陋的人偶娃娃,而是主要生产塑料小汽车,哈迪看了看造型,有十几种,都是模仿世界上比较有名的车型弄出卡通版。
“卖的如何?”哈迪问道。
“我们送去米国那边,那边的销售商很喜欢这些小汽车,而且咱们有价格优势,所以销量非常好。”负责人说道。
“这样一辆车可以赚多少?”
“抛除人工水电等一切开销,一个大概可以赚3毛港币。”
“产量多少?”
“一千万个是有的。”
哈迪脑海快速算了一笔账,一千万乘零点三就是300万港币,换算成美元差不多是37万。
这笔钱还要两家分。
这些钱对哈迪来说不算什么,不过对这些投资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好生意,占三分之一股份,一年就能赚百万港币,这年头百万港币在香港,那也是妥妥的小富豪了。
接下来哈迪又转了几家。
维克多告诉哈迪,这里已经有灯泡厂,电线厂,铁钉厂,铁丝厂,螺丝厂,卷烟厂,纽扣厂,拉链厂,软管厂,成衣衬衣厂,塑胶花厂等等。
生产收音机,水龙头阀门的工厂,已经算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了。
哈迪笑着道:“没关系,一步步来,总会发展起来的,先收购土地。”
哈迪对土地爱得深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