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道无形处,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洪山诗人,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答:一是与西藏社会的传统有关,藏传佛教是在扬弃苯教中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在佛教造像中受到苯都鬼神形像的影响。二是与西藏人民的需求相适应,在内地发达的农耕文明中,我们崇拜的是道德神圣的柔软的菩萨。在西藏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战胜自然、维持人类生存的力量型选手就更受人欢迎。
问:我曾经在电视纪录片中看到,密教中的坛城非常神秘,它的设置是属于迷信吗?
答:坛城的设置是有其实践和理论依据的。实践依据涉及秘密,我不谈。理论依据你可以在佛教经典愣严经上找,那里面就记录了一个巨大的坛城,不仅将设坛的具体要求写得明白,而且将其巨大的功效也写清楚了。我们不能随便否认没有验证过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要随便讲坛城就是迷信。
问:听说密教中有男女双修的法门,可以介绍吗?
答:确实有这个法门,而且佛经上也有提及,但由于这个法门对师承、戒律、功夫、心性的要求太高,初学者易入歧途,所以不轻易对外介绍。现在,在深圳在美国有人号称自己能够公开传授这个法门,行邪淫事,这是严重犯戒,况且这样的人是打着佛教的旗号欺骗世人,是要受报应的。原因很简单,这个法门是不允许公开传授的。
问:我是学习现代科学的,对于物质世界,佛教是如何解释的?
答:佛教把一切物理世界的现象都称之为“色”,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的那个“色”。现代物理学在研究千差万别的物质世界中发现,所有物质世界是由基本相同的基本粒子所构成,以为这就是物质的本质。但是愣严经上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说把物质一直细分、分到接近虚空的“邻虚”时,还能分吗?佛教认为,可以分,再分下去就是空了。佛教认为,这个空才是物质的本质,而不是基本粒子。色的本质是空,空性要通过色来体现。
问:如果物质的本质是空的话,那么空怎么变成色?色怎么体现空?
答:真正要体验空性,必须是得道之人。我姑且打个不恰当但是你容易理解的比方:你把空当成力。在物理学上,有一个质能转换公式,也就是物与力的关系。物质空了,就变成力了,力量大了,就生成物了。而心是可以影响力并且可以感受力的,所以修心就好比修力,力能创造世界,心也就能够创造世界。此所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你也可以这样想:一个电子对撞机,巨大的力量产生出新的物质,物质的湮灭也可以产生巨大能量,推动对撞机工作的是心。
问: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为什么经常发生“好人命不长、坏蛋祸千年”的现象,因果与常识不符?
答:在佛教中,你可以看梵网经。佛教的目标是出世的,是针对心与真理的关系,其因果基础不是我们世俗的道德评判,而是类似于化学反映的条件行为与结果。个人的因果小于众生的共业,个人的神通也小于刀兵王难,因为共业是集体的因果。况且,好人早死的原因是否是因为他前生造业?死后是否是早登极乐?世人无法证实,所以不要妄言。在佛教中,心理动机是一个影响因果的巨大存在,因为心理动机会一直存在于你的记忆之中并牢牢影响你今后的动机,因其连续相环的动机而造成连续相环的行为,必然会产生后果,当条件具备和时机成熟,后果必然显现。建议看西藏度亡经,看记忆对死亡世界的巨大影响。我再强调一次:心即是佛。
问:佛经上多处记载,佛能够穿越千亿佛土,瞬间抵达。我想问的是:有这么快吗?
答:佛的抵达其实就是心的抵达,要让你理解心的抵达,我可以简单以力的抵达来加以描述。在量子世界中,两个纠缠的量子之间的纠缠反应速度是超过光速的,这种纠缠的联系机理是什么?如果你把它想象成一种力,那么就可以理解了。力不是物质,但必须通过物质反映出来,力的本质是空,而心的本质也是空,所以,心有瞬间抵达的可能。
从相对论讲,有质量的物质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是无法接近光速的,因为物质越接近光速,其质量就越接近于无穷大。但是心是没有质量的,所以它能够摆脱物质定律的束缚。这是从速度上讲,其实速度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那么,人心的空间有多大?无穷大。俗话说:心比天高。所以心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永恒的真心即是佛心。这一点,可以用来推导灵魂是否永恒的话题。如果你的灵魂与真心相吻合,那么灵魂是可以永恒的,真心永不灭。
问:虽然我从理论上理解物质的本质是空的解释,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理解空?难道我们生活在真空中?
答:本质的空的理解有点哲学意味,且让我举例说明。比如,你有一台电脑,那么,它的组成部分,你可以称为屏幕、芯片、电源、总线、贮存器等,但任拿其中一个零件,你都无法称之为电脑。电脑是个组合体,没有自己本质的存在,因为你找不到它的本质在哪里。拿掉任何其中一部分,这个电脑就无法正常工作,也就难以称得上是电脑,说明,它即使有本质,也是暂时的,会坏的,这种不固定、不永恒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空。
但是电脑已经组成,只要它能够正常工作,我们就称之为电脑,那么,我们是不是说,电脑的本质就是它的功能呢?那么,功能是一种物质吗?它虽然要靠物质来实现并影响物质,但功能确实不是一种物质。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但我们生活所在的物质世界,包括我们自身,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和生灭之中,这就是空。
再拿人举例,你叫二娃,从小到大都叫二娃,但今天的你与十岁时的你大不相同了,物质上细胞上完全变化了,即使dna没变化,也总是要死的,死去后,你还叫二娃。谁是这个二娃的本质?是你的名字?肯定不是;是你的物质身体,也肯定不是。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是你的思想。但是你的思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随时变化的,并且塑造你思想的是你受的教育、你的经历和你灵机一动的动机等,是极不固定的,所以结果就是:你没有本质。如果有,只能叫“空”。当然,我们讨论空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对的,因为本质并不存在于语言之中。佛教给了我们希望,心可以感受空。
问:佛教所说的因果,给我的感觉就是,人是不自由的,完全受因果控制,那么,学不学佛又有什么区别呢?
答:这个问题就像我当年学算命一样,既然命运是注定的,那么算命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命运是变化的,那么,怎么算得准呢?其实,佛教恰恰给了人们巨大的希望,因为佛教强调心的作用。动机改变,因果就自然改变,而且,学佛的目的不是要你找出一个新的东西,只需要你发现自己的真心就行了。
自己的心就在那里,随时可以改变,这给了我们改变命运的巨大机会,难道这不是最大的自由吗?我们要知道,佛修行的动机是为了解除烦恼,针对的目的是心。他在菩提树下悟道后的第一句话:“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流转,不能证得”。所以,他所得的结果也是心,难道这不是天下最容易最直接的改变命运的方法吗?
问:真有天界和地狱吗?
答:在佛的本体世界里,没有相对概念。但在我们的世俗认知中,相对概念无所不在。天界和地狱就存在于我们世俗的理解之中,就像高兴与悲伤一样,我们对世界的体验随心的变化而变化。一个热恋中的人会把东施看成美女,一个失恋的人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他,这两种人就分别存在于其自心中的天界和地狱。当然,这只是个比方,如果客观地看,世界就是那样,你的心不起波澜,世界就没有改变。
请你猜个迷: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问:以朋友的身份,真诚地问你,像我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正确生活?应该如何认识真理?如何趋利避害?应该如何把握缘分?应该如何家庭幸福?应该如何事业有成?应该如何健康长寿?应该如何建立功勋?应该如何看待死亡?应该如何投奔来生?应该如何体验法喜?应该如何睹得“明星”?
答:你该怎么办,取决于你想怎么办。
问:我想知道具体的答案?
答:具体的答案已经在你的问题之中。
问:你见道了吗?或者说,你接近道了吗?你在修行中感受到佛的影子了吗?道体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模拟吗?修行中出现了哪些神奇现象?这些现象有科学的解释吗?如果你见道了,说说感受可以吗?
答: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问:一问具体问题,你就躲闪;一问具体现象,你是含糊。你是在糊弄我吗?还是你根本就不清楚?
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问:你语言上离我越来越远了,你是想离开我吗?还是不想我在这里,想早点赶我离开?
答:话越少,心越近。
问:你还是我的好朋友吗?你还是那个庄娃吗?你还是真心想帮助我吗?
答:你的问也越来越少了。
问:我们无话可谈了吗?
答:安心就好。
后记
这是我俩的告别,也是两个世界的分野。
秦岭的夏言语茂盛,秦岭的冬依然有雪。
(全书完。谢谢读者,新作人生一串讲一个新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