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十一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3章 如智者见水中月,落难情缘,洪门十一少,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维摩诘经》上讲的“观于众生”,就是由这个止观扩充到大的实相法门,不是理论。</p>
现在看维摩居士的答案。</p>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p>
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p>
这些是佛经常对现象界用的比喻,佛学上有所谓“十比喻”,就是这里用的。《</p>
维摩诘经》文字流畅,我们常就这么看过去了。</p>
文学境界正是落在有情的情上面,修道的人看到好的诗词歌赋,就不应该被它骗走了,要拿智慧来念。</p>
反而是研究唯识这些智慧的学问,却要用情感来看。</p>
一切学问成就的巧妙就在这里。</p>
现在维摩居士用比喻的法门,是比方,不是真的。</p>
但是这比喻又是真的,因为是止观的境界,这个印象真达到了,你的定力就够了。</p>
他说比如“幻师见所幻人”,幻师是变把戏的。</p>
幻师见所幻人就像是这个心情。</p>
从止观来说,不管你用什么法门,数息、念佛、观想,到了这时候,一幕一幕的境界就出来了,乃至看自己的身体也如此。</p>
此时,你不要忘记“譬如幻师见所幻人”,不是真的。</p>
认为是真的就被骗了,入魔了。</p>
说是假的吗?不是假的,梦幻也是真的。</p>
这个里头须要般若了,须要解脱了。</p>
菩萨观一切众生,乃至观自己的身心,从四念处开始。</p>
这四念处是大小乘基础的基础,不能动摇的。</p>
我们再提一次:“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p>
要观到自己身心真如幻境,就是正止观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