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龙攀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章:潜伏上市,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骑龙攀天,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就在许旭上楼去填写入会申请表的功夫。
这座城里的几大国营书店。
八点半,准时开门营业。
卷帘门拉开的一刻,写着“十月杂志新春特辑发售”的小黑板,就挂到门墙之上。
过年前夕,正是得了空闲,阖家团聚之时,不少平日工作没工夫带小孩的人,会选择领着小孩前往书店,从这里给小孩买绘画本,买故事书。
人流量大处,接连有人进入到书店。
看到门口挂着的小黑板,不知道的以为是卖什么杂书,而平日知晓《十月》名声的,则是问着售货员道:“这杂志不是十号才发售么,怎么提前啦?”
售书员就道:“这个是杂志社搞出来的新春特辑,专门刊发了一部叫《潜伏》的小说,买一本不?好看的!”
闻言,饶有兴趣的读者上前一看,嚯,厚厚的一本。
翻开扉页一看,主编说上来的第一句就是:“这是《无悔追踪》小说作者许旭的第二部长篇小说……”
伴随着冬日里的暖阳照耀,街上人流愈发增多起来,类似的场景开始在《十月》所铺货的各大城市里陆续上演。
或许是冲着十月提前发售的名头。
或许是无意里看到书店上新了杂志。
种种目光所及的契机里,无意里翻开这本名叫《潜伏》小说,然后目光变得饶有兴趣起来……
作为十月杂志社大本营的京城更是如此。
同京外大城市只是铺设到重点书局和书店不同,在这片大本营之地,《十月》杂志的地面铺货能力已经是深入到大街小巷,对读者的触达成功率,堪称最高。
因为这座城市,聚集着最丰富的各界文化人士。
比如,茫茫逛街人海里的制片人郑小龙。
这会儿带着家里人出来购买一些春节前的物件儿。
在经过小区楼下卖对联的商铺时,眼神撇到一家书店之前挂着的大黑板,上面是直接写道:“《无悔追踪》小说作者许旭的第二部谍战小说,《潜伏》发售!”
这书店老板,俨然是深谙到此前佳作的引流效应。
郑小龙的眼神蓦然一亮。
小说《无悔追踪》,很对他的口味。
在京台里,他可是一直在推动这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
只不过,出了老大哥这档子事儿后,台里对于电视剧制作口径统一收紧,像《无悔追踪》这种鞭辟入里类型的题材,是统一延后。
此刻,看到黑板上的文字,这让郑小龙不禁好奇,写出《无悔追踪》这部小说的作者新作是怎样的一个质量。
于是抬步走上前,朝着书店老板招呼道:“老板,这黑板上的书给我来一本。”
书店老板嘴巴一努:“呦,是郑老师来啦,十二元一本,不过我可没涨价,这次定价就是十二,说是字数多,呐,就在那边书架上。”
郑小龙顺着视线方向,上前取下一本,书名《潜伏》之下,“许旭著”的字样映入眼帘。
对于这个名字,自己可是第二次看到了。
手指翻开扉页,对于主编说匆匆一瞥,带着评判的心思翻看起了正文。
等他站着看了十来分钟,旁边等不及的家里人,直接上来催促。
郑小龙掂量着手里这本特辑的厚度,长长舒出了一口气,嘿,这故事写得真抓眼。
而对于这个屡屡写出佳作的名字,心中不禁生出些感慨。什么时候,京城地界上,就冒出了这一号人物,有些生猛啊,一冒头就是长篇小说开路。
并不只是郑小龙一人生出这样的感慨。
不少年前逛街的文化人士,都注意到了在一夜之间,还没到《十月》杂志惯常的十号发售时间,却在大街小巷的书店里,出现了这本杂志的特辑,并且专门的为一部小说。
对此,业内同《十月》一道被列为“四大名旦”的同行杂志社,感到猝不及防。
这小《十月》不讲武德,本来规规矩矩的双月十号是固定出刊期的,陡然又在这春节之前搞出一个特辑。
到底为啥要弄出一个特辑?
怀着这种不解的情绪,翻到手一瞅,整本特辑就只刊载了一部小说,但翻看质量,嚯,开年就是一部王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