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七十章 策论,举汉,反听,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翌日,为迎接一百零一名明经科考生的到来,荆州州部正堂大门再一次轰然开启。
正堂作为荆州朝会之所,平时处于封闭状态,只有每月初一、十五朝会,及发生重大事情,刘表召群臣会议时才会开启。
此次科考,刘景已是两度开启正堂,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一百零一名考生在两名前导小吏的引领下,依次进入正堂。
刘景现在的身份其实并无资格开科取士,他不是天子,甚至都不是荆州的主政官,如今的官职仅为安远将军,领零陵太守,是以面对一众考生,他没有安坐接受拜见,而是起身下阶迎接。
刘景一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模样,但他可以不拘礼节,考生们可不敢没上没下,谨守尊卑之道,低眉垂首,齐齐拜道:“吾等拜见将军……”
刘景抬手止之,含笑道:“诸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一众考生中,熟面孔不在少数,刘景一一颔首致意,而后道:“诸君连过两试,才学超群,皆为国之英才。今天下丧乱,生灵涂炭,余不才,欲救国家于水火,解万民于倒悬,不得以应权通变,开科取士,延揽俊杰,共襄兴复大业。今日策问,不考经义,惟以政论,望诸君勉之。”
“诺。”众考生对此丝毫不觉意外。时值乱世,刘景需要的是济世之才,而非经学博士。
刘景又说了些勉励之言,随后冲考生们点点头,转身回到上座。
这时主簿蒋琬上前,代刘景公布今日策问考题:“社稷何以衰败?何以兴复?”字数当在千字以上,时间则以日昳为限。
考生们闻言顿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社稷之兴衰,这个题目太大了,哪是区区千字所能阐明,非数千字长篇大论不可。
所幸眼下食时才堪堪过半,距离日昳足有三个半时辰,考生们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作答。
有了前面两次经验,众考生驾轻就熟的领取号码牌入坐,有的人才思敏捷,立即执笔点墨,埋首疾书,有的人谨慎持重,则皱眉凝思,久不动笔。
考试时间颇为漫长,刘景可没耐心在上面缄口枯坐几个时辰,约半个时辰后,他命主簿蒋琬代替自己监事考场,便转入别室便坐休息,期间亲自煮了一壶清茶,边饮边与诸葛亮、庞统、王粲等近臣闲话正堂中的考生们。
刘景细细体味着环绕于唇齿间,久久不散的茶香,笑着问几位心腹道:“你们认为,今日谁可力压群英,问对夺魁?”
诸葛亮率先道:“崔州平出身名族,才学广博,我过去在襄阳求学时,每与其讨论天下之事,常受启发,获益匪浅,以其才学见识,诸生中无出其右者。”
刘景闻言若有所思,诸葛亮对崔钧的评价居然这么高,他当然不会认为诸葛亮是在替好友吹嘘,崔钧必然有着过人的才能。
历史上诸葛亮四友中,徐庶、孟建、石韬仕魏,尽管最终官职不高,总归还有些许记载。而崔钧也不知是早早去世还是隐居了,竟然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王粲也提出一个人选:“崔州平固然是天下英才,南阳刘恭嗣也不差,足以和崔州平一争高下。可惜其兄刘望之亦楚国佳士,却以正言直谏被刘表冤杀。”
刘恭嗣即刘廙,其乃司马徽弟子,黄中通理,知名官学,王粲之前就曾向刘景推荐过他。
其兄刘望之有名于世,曾为荆州从事,与两位好友并以正直遭到佞人谗害,为刘表所诛。
刘景举兵北伐时,发布讨伐刘表檄文,就曾以刘望之为例,抨击刘表是非不分,残害忠良。
刘望之被害后,刘廙恐受株连,不敢留在官学,潜归乡里,直到刘景入主荆州,老师司马徽书信相招,他才重新回到襄阳。
庞统也认为崔钧、刘廙最有可能夺魁,他和二人相识已久,深知二人皆身怀大才,环顾沔南年青一代,着实找不出一个能够和二人比肩之辈,即便是名声仅次于他的习祯也要稍差一筹。当然,庞统没把自己算在内。
时间就在几人的闲谈中飞速流逝,转眼就到了日中时分,此时距离开考已过去近两个时辰,想来下笔快的差不多都写好了。
念及于此,刘景当即结束谈话,重新返回正堂,闲庭信步穿梭于一众考生间,查看考生们的策论,有的见地让他暗暗叫好,有的观点则让他大摇其头。
一路走,一路看,刘景行至崔钧的书案前,后者仍在伏案疾书,写好的文章则摆置于案边。
刘景定睛细看,不禁暗赞一声:“好字。”其八分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已然登堂入室,仅以书法而论,考生中当属第一。
崔钧有此书**力却也正常,需知博陵崔氏以文学兴家,世为儒表,崔钧从祖崔瑗、从父崔寔均是有名的书法大家,崔钧近水楼台,书法自然高人一等。
再看其观点,他认为汉室之所以衰败至此,昏聩无能的君主当负首要责任,其言辞激烈地道:“后嗣之愚主,长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其信任亲爱者,尽佞谄容说之人;宠贵隆丰者,皆后妃姬妾之家……委任宦孽,禁锢忠良,荒废庶政,贩爵鬻官,使天下无不厌汉……”
虽未指名道姓,然而任谁都能看出,他说的是桓、灵二帝。
接着崔钧又对外戚、宦官发起了猛烈的抨击,称:“前朝因外戚失祚,本朝因阉宦倾颓。”
正是因为外戚、宦官长期把持朝政,祸乱朝纲,令贤达退守穷处,忠良摈于下位,远近失望,遂致奸雄蜂起,天下大乱……
在谈到如何复兴汉室时,崔钧认为“承百王之弊,值厄运之会”的今日,已然做不到纯法八世(三皇五帝),如今惟一能够挽救社稷的办法,便是用霸政。
刘景继续往下看,越看越觉熟悉,崔钧所提倡的“弃德教而用霸政”的言论,和他近来拜读的某书中观点颇有雷同之处。
刘表或许不是争霸天下的料,但于文学方面,却有功于世。且不说其所办官学,更胜许都太学,单说书籍一项,乱世以来,士民流离,典籍亡佚不知凡几,刘表安定荆州后,乃“遍求遗书,写还新者,留其故本,于是古典坟集,充满州闾。”
可以说,刘表藏书之丰富,若称第二,当世无人敢称第一。
当然了,现在都白白便宜了刘景。
刘景近日正好在读崔寔的著作《政论》,而崔钧乃崔寔从子,其所写文章参考了《政论》,所以才让刘景生出熟悉之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