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七十章 司马懿,三国之谋伐,玩蛇怪,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兄,他就是名震天下的子归先生吗?”
在司马朗的身边,站着一个约二十左右的青年,他身高八尺,体态修长,仪表不俗,好奇的目光正透过七八丈外的庭院,放在廊下那位认真看书的人的侧脸上。
他只觉得那位先生年纪似乎也不是很大,侧脸宛如凝脂,洁白的皮肤散发着柔和的光泽,如果说那人只有二十岁,他一定信。
“仲达,注意礼仪。”
司马朗狠狠地瞥了眼自己的弟弟,子归先生是一个敬称,但显然还是不够尊敬。
以少府今时今日的地位,即便不能称陈公,也该称一句少府君才对。毕竟大人物的表字,也绝不是司马懿一个初生牛犊可以随意称呼的。
“是,大兄。”
司马懿意识到了自己的冒失,低下头双手拢在袖子里,一言不发地看着自己的脚尖。
二人就站在厅堂回廊门口处,忍受着午后炽烈的阳光。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时辰,就当司马朗和司马懿都已经汗流浃背,小腿肚子都在打颤的时候,那边的先生忽然缓缓起身,伸了个懒腰,似是打算走到庭院里活动活动筋骨。
陈暮扭过头,这才发现那边的庭院入口的回廊拱门下,正站在两个人。虽然他们也站在廊下,但太阳斜照,就这样晒在他们身上,他们早就已经浑身是汗。
三国版的程门立雪?
陈暮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对侍者说道“你怎么没有叫我。”
侍者答曰“司马县令让我不要打扰少府。”
“嗯,让他们进来吧。”
陈暮笑了笑。
司马朗原本只是随军主簿,三百石,后来因在平定黑山军的时候有功,升为四百石太尉掾属,很快又因能力出众,被提拔为汤阴县令。
侍者就过了回廊,来到二人面前,对他们说道“少府让你们进去。”
谁知司马朗向侍者拱手一礼,说道“请侍者向少府君转达,我身上皆是汗迹,浸染了衣衫,面见少府君殊为不礼,请我回去沐浴之后,再来求见。”
侍者回了一礼,又走回来向陈暮说了一下,陈暮便微笑着看着他们点点头,不远处的司马朗兄弟就向他弯腰拱手,缓缓退了出去。
过了约小半个时辰,司马朗兄弟回荡阴县衙,洗了个澡,换了身新的衣服,浑身清香扑鼻,再次来到了陈暮府邸。
陈暮早已经在厅堂等着他们,司马朗兄弟步入厅堂内,看到坐在主位上的陈暮,连忙拱手一礼。
“司马朗(懿),见过少府君。”
“毋须多礼。”
陈暮心中一动,目光看向那位传闻中鹰视狼顾的狠人。
司马懿也正抬起头好奇地打量着他。
二人目光对视。
但陈暮的眼中显然是失望大于好奇,司马懿没有鹰视狼顾,也没有任何奇特的面容。就跟刘备不是手长过膝,目能自顾其耳的外星人一样,他们的长相都很普通。
这里的普通,并不是说他们长得不好。而是说他们仅仅只是正常人类的范畴,而非《三国演义》里,老罗描写的一个个奇行种般而已。
似乎是察觉到了陈暮眼中的失望,司马懿有些不解地拱手又行了一礼问道“少府君是对懿有什么疑虑吗?”
“不是。”
陈暮收拾了一下心情,微笑着摆摆手道“坐吧。”
“谢少府君。”
司马朗兄弟来到右侧席上就坐。
陈暮说道“伯达,此人便是你的弟弟司马懿吧。”
“是的少府君。”
司马朗拱手道“太尉征辟我弟弟为御属,仲达素来仰慕少府君,恰好此次有一些县务琐事向少府君汇报,因而我带他登门求见。”
御属是最低级的官吏之一,包括三公九卿都可以征辟御属。朱儁是太尉,作为三公之一,太尉府应该有长史一名,掾属二十四人,令史、御属各二十二人。
陈暮也可以征辟御属,但人数减半,他麾下倒也有一些青年才俊,多为朝廷各路公卿、世家子嗣以及泰山学宫优秀毕业生,最出色的自然是司马朗、陈群以及杨修三人,年末诸葛亮也会被他征辟。
因为泰山学宫是五年制,虽然毕业之后,也可以选择继续留校攻读。但正常情况下,学满五年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了。
诸葛亮六岁进入泰山书院,十二岁进入泰山学宫,今年刚好五年,毕业走仕途是完全可以的。
只不过在汉代,一般要到二十岁及冠成年才能够出仕。除了一些特殊原因,比如像孙策那样由于父亲早死,导致十七岁就提前取表字行冠礼,这属于意外因素。
所以泰山学宫的毕业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且毕业的时候没有到二十岁,往往都会留校继续攻读,或者去州牧府政务厅、各乡县担任没有品秩的佐吏,等到成年之后,通过考核,才能够正式入仕。
但如果皇帝、大将军或者三公九卿这些权力顶层征辟,那自然也是没有问题,不会在限制范围之内。像司马朗十二岁就通过了经学考试成为童子郎,十八岁就被朝廷征辟为治书御史。
一开始陈暮其实在考虑要不要现在就把诸葛亮征辟过来,毕竟他今年也才十七岁。后来一想,在泰山学宫整日读书,又如何比得上跟在自己身边亲自教育来得更好?
因此陈暮也已经想好,等年末诸葛亮完成了毕业考试,他就立即将他征辟到自己麾下来。
现在司马懿也来了。
一想到诸葛亮和司马懿居然在一起,陈暮就觉得很有意思。
历史上宿命对决的二人如今却变成同僚,相爱相杀,或许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