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七章 统治根基,老子就是要当皇帝,雨天下雨,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并且后续还会有一系列的政策推进,明年开始就会展开第六期农业发展计划。
农民这个基本盘,大楚帝国是抓的非常牢固的。
而新工商业阶层就不用说了,完全是得以大楚帝国的诸多扶持政策,重视工商业才能够发展的起来,他们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和大楚帝国里的官僚阶层是同一批人。
没钱你读什么书?考什么大学?没上大学当什么官?
大楚帝国的中高等教育,收费可是很昂贵的。
至于阶层流动性问题,也不是问题,因为大楚帝国的教育体系里还有专门面向贫寒天才子弟的奖学金政策,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完全可以一路免费读书然后从政从商,融入到大楚帝国的利益群体当中。
也就是说,可以持续的把底层里的人才吸纳到统治阶层当中。
没有泥腿子里的人才带头,一群书都没读过几天的泥腿子想要造反也造不成啊!
所以说,泥腿子里的人才,新兴工商业群体,官僚群体,他们其实是同一个批人。
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虽然会有利益冲突,但那都是内部矛盾,只要妥善协调处理,那么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农民,新型工商阶层,官僚阶层,再加上一个其实人数极少,看似影响大,但实际没啥影响的权贵阶层,一起构成了大楚帝国里的各方利益群体。
然而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楚帝国里却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利益群体:工人!
一开始的时候,工人群体其实没多少的,哪怕几十万甚至上百人也不算什么。
毕竟大楚帝国早年的时候人口就一亿多了,当年的百来万工人群体在这个庞大的人口技术面前根本就不算什么。
哪怕全部造反了,大楚帝国分分钟也能抽调大军把他们弹压了。
但是这种情况随着大楚帝国的工商业持续发展,经济结构持续转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在经济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相应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后,那么问题逐步也就严重了起来。
一百万工人群体不算什么,但是一千万呢?五千万呢?甚至是未来的一个亿呢?
如此保障他们的利益,或者更干脆一点说如何确保他们不会造反,这就是罗志学这一次北巡之后所重点考虑的问题。
这一路北巡,罗志学看到了众多工业城市,看到一些城市里动不动就拥有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工人群体,看到工商业发展迅速他固然很欣慰,但是他也很警惕甚至担忧:这么大规模的工人群体,一旦利益被长期压制,那么就会滋生各种不满。
一开始,他们可能只是罢工,但是这个过程里如果有野心家进行扇动的话,那么罢工就会变成暴动,暴动一旦上了规模,常态化,那么就会变成叛军……起义也就来了。
甚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军队甚至高级官僚们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会选择默认,甚至加入他们,到时候,政权也就到了更换的时候了。
农业时代里,农民是起义的主力。
但是在工业时代里,工人就是起义的主力。
这是生产力所决定的,之前罗志学说实话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长期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农民群体身上,从而对工人群体有所忽视。
但是经过这一次的北巡后,罗志学却是认为改善工人群体的福利待遇,安抚工人群体已经是非常紧迫了。
因为大楚帝国里已经有了数千万人的工人群体,如果算上第三产业的从业群体还要更多,其中底层的工人或服务行业的人员数量及其庞大。
同时工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怎么样。
大楚帝国的工商业在快速发展,经济增速每一年都非常不错,但是工人们的生活水平却是没有得到相应幅度的提高。
看似工资增长了一部分,比如早些年松江府的普通工人,平均月薪大概在两楚元左右,如今达到了四楚元。
但是松江府那边的生活开支也增加了不少啊,尤其是当地的房产价格增长的可不止翻倍,而是好几倍。
同时帝国的工商业经济增福,也不止翻倍啊,都已经番了好多倍了。
也就是说,工人群体们,其实并没有享受到这些年工商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多少好处!
利益分配不均,或者说贫富差距太大,这就是目前大楚帝国里所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工人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太大的实际性改善!
工业发展的好处,绝大部分都被资本拿走了。
其中甚至包括大量的官方资本以及皇室资本。
以前罗志学感触还不深切,但是经过这一次北巡后,哪怕看到的都是一些很表面,甚至美化后的东西,然而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对比罗志学依旧能够察觉到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
尽管在目前来说,工人群体还没有太多的自我意识,对比生活的时候还会拿前明时期,或者开国初期进行对比。
经过对比后,觉得现在这样生活也还可以勉强接受,那是因为这一代的工人要么是出生在前明时期,要么是出生在开国初期。
他们的人生早期里经历了诸多苦难,那个时候想要吃饱饭都是奢侈,因此现在辛辛苦苦努力干活,能够让自己,让家人勉强吃饱饭已经是很难得的生活了,他们已经满意了。
但是……以后呢?
等承顺二十年后,承顺三十年后出生的这些人长大了呢?
他们长大后,对比的生活水平可不是前明时期或者是开国初期,而是帝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二十年代,三十年代。
累死累活勉强吃饱饭已经不是他们的追求,更好的生活才是他们的追求。
人的,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也意味着,帝国的经济政策必须随着时代而不断的革新!
你不可能永远满足人们的,但是要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平衡。
甚至,你可以让大家一起穷,但是不能一边的人穷的揭不开锅,另外一边的人却是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毕竟人们总是不患贫而患不均!
如今大楚帝国里的财富分配模式,如果还是按照老一套的方式搞,罗志学估摸着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恐怕都要看到大规模的工人起义了!
毕竟国家发展的再好,经济再好,但是好处没有落到普通工人群体身上也是没什么用的,甚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还会发生反作用:激起工人群体的愤怒乃至反抗。
他们会疑问:国家如此强大了,而我也努力工作了,为什么我还是无法养家湖口?让孩子上得起学?
平均寿命甚至还不如农民……
钱都到那里去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处都被谁拿走了?
他们不会去多想,更不会去考虑什么国家民族大义,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认为:钱都被权贵们,被资本家们偷走了。
他们会不满,会愤怒!
进而演变出罗志学所不愿意看见的状况出现,比如罢工,摆动,起义之类的。
当然,这些说的都是最极端的情况,而罗志学不会让这种极端情况出现。
因此当他看到了经济在最近十年高速增长,工人的生活水平却是没有随着增长的时候,就察觉到了问题,并立即准备改进!
这,才有了当初的公开演讲,也才有了现在的倡议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长。
罗志学要把工人的利益也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让工人和农民们一起,成为帝国的底层基石,而不是游离在外的不稳定因素。
农民,工人,商人,官僚四大阶层,必须融合到一起,并维持一个基本的平衡,还要有彼此间的上下流通渠道。
如此才能够让帝国内部真正的稳定下来,并保持高速发展状态。
这些问题是罗志学返回金陵城后考虑,并关注的重点。
而经过详细的考虑,并且众多臣子们也陆续上了相应的奏折后,罗志学终于在承顺二十九年十二月下旨,召开御前参务扩大会议,商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长,劳动合同等一系列保障工人利益的政策。
该消息被公布后,尽管会议都还没有讨论出来一个结果,却是依旧引起了天下的轰然大波,广大工人群体们高呼陛下万岁!
从古至今,从来没有那个统治者真正关心过工人们的利益,直到现在的大楚帝国皇帝罗志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