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大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章 御前答疑 书帖见解,宋雄,曹家大叔,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当我睡的正香,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便很不耐烦的随口说了声,有什么事。只听见屋外一个甜美的女声传来,太子爷,皇上召见!听到老爷子召见,顿时吓的睡意全消,立马从床上蹦起来,随即便打开房门,拿起洗漱用品简单的、快速的洗漱起来,哎呀,这官大一级压死人也,毕竟以后的幸福还得靠老爷子,这该死的睡懒觉习惯,从跑业务开始就形成了,想不到穿越也把这坏习惯给带过来了,随后四香进来便是一阵手忙脚乱的更衣穿戴,然后我也来不及吃饭,顺便拿了桌上的糕点啃了几口,并匆匆跨房间而出,跟着前来召见的内侍,带着四香及侍卫长张恒安排的四个侍卫就出发了,一路过通极门、崇政殿门、进迎阳门,来到一座高大宏伟、气势磅礴的绿瓦红门的建筑物前,只见楼宇正门的牌匾上书写“太清楼”三个大字,只见领头的内侍对我说道:太子爷请稍后,奴才这就进去通报。不一会儿,只见太清楼内传来高尖细长的喊声,有请太子爷,这该死的宦官声,听着感觉不大舒服,随即留下随从,跨步进去,只见门内左侧有个小内侍俯身说到:太子爷您这边请,我便按着他的指引放心顺着楼梯就蹬蹬向楼上行去。
到了二楼,只见宽大的房间内,正厅前面正中央摆着个细长的玉案,玉案二侧各有六张长方形的红色桌子,看着油光发亮,估计是原木,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处处透露着一种原生态的古典气息,只见老爷子坐在正中央的玉案前,边上围着蔡京等众人。我便赶紧双手贴地下跪大声道:儿臣拜见父皇,祝父皇龙体安康,心情愉快!只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皇儿免礼,上前来!我便匆匆快步上前,只见边上众人都拱手向我行礼,我便一一点头示意回复!
到了玉案前,只见老爷子手指着桌上一书,对我说道:皇儿的桃花庵诗非常不错,皇儿看看此贴如何?我在心里暗道,这不好,又是一道考验题,便定睛一看,只见桌上放着一本黄色的书籍,左上角书有大观帖三个大字。心想,这又是在考验我的艺术细胞啊,我便俯身双手捧起书籍,搜刮了下大脑细胞,片刻便娓娓说道:启禀父皇,此书乃父皇的呕心沥血之佳作-大观帖,比之前我朝太宗的【淳化阁帖】版式比不一样,排版更高些也更科学合理些,特别是在摹刻方面比之前的【淳化阁帖】更精准、更细致,刻的更好,笔法的这种使、转、纵、横体现的更明确。此【大观贴】共有十卷,卷后的这个时间款,卷里面的标题,书家的名衔、卷数、甚至刻工的姓名等等,这些都是蔡太师的手书。第一卷为历代帝王法帖,此卷收入从汉章帝开始一直到陈永阳王共十八位帝王的书法,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是历代名臣法帖,主要收入后汉崔子玉到唐代柳公权一共六十七位大臣的书法,第五卷是历代诸家法帖,收录了从仓颉到夏禹,一直到无名氏一共十六个人的作品,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主要收录了历代名臣法帖,实际上全是王羲之的,第九卷、第十卷,也是叫历代名臣法帖,实际上都是王献之的作品。
【大观贴】简介:宋代开始有了真正的刻帖。现存最早的刻帖,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皇帝赵炅(匡义)命翰林侍书王著摹刻的《淳化阁帖》(简称《阁帖》)。该帖共十卷,收入法书400余件,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但是,由于尚在初创阶段,《阁帖》的摹刻技艺还不够十分精良,颇有失真之处;在编辑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学术性错误(前人多将这些错误归咎于王著,但据启功先生考证,南唐后主李煜曾用“向拓”法集摹历代法书,成“仿书”十卷。此即《阁帖》底本,王著照本上石,实不能负其错误之责)。更令人遗憾的是,《阁帖》刻在枣木板上,不能耐久。历经百年,至宋徽宗时已皴裂不能施拓(一说是遭火焚毁)。因此,宋徽宗遂又修订重刊《阁贴》之举。
紧张的一口气说完,不禁感叹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还好凭借记忆,能大概说出这大观帖的来历,要不然今天肯定丑大了。并将书籍轻放于桌上对拱手对老爷子说道:启禀父皇,儿臣不才,还请父皇多多指正。说完并收脚并拢,挺拔身姿站好,双眼微微望着玉案前静坐的老爷子,等待着老爷子的命运主宰。
片刻后,只见老爷子面带微笑对着众位朝中大臣缓缓说道:蔡太师、王宰相、白执政、赵执政、蔡执政、张执政,朕没有说错吧,吾儿在文化艺术上的修养和造诣,也是完全继承朕的衣钵,刚才一看书名,就能把整书的来龙去脉及相关刻帖都说的清清楚楚,想必也是熟读此书,众位爱卿以为咋样?
有了此番老爷子的神助攻评价,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心里便在想,还好这关应该是过了,听刚才老爷子的问话,目前这里众人可是大宋的常委会全体成员,代表着目前大宋最好的决策机构,哪个都是随便一跺脚,京师都要地震的主。看来老爷子经常跟他们在此雅集(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雅集都是吟诗作文唱主角,虽然现场会有其他雅文化元素诸如:琴、棋、书、画、茶、酒、香、花等参与,但只是配角。)。
听皇上都这么评价,众人哪敢反驳,虽然有爱屋及乌的成分,但是太子爷这番表现毕竟合格了,不像之前那样木讷和对文学艺术不屑及反感。连皇上都肯定了,这些朝中大臣个个都是人精,哪里还有人反驳呢,便见众人纷纷下跪附和说道:皇上洪福齐天,才华横溢,集历代之精华,创万世之楷模,让臣等望尘莫及,皇太子学富五车,令臣等汗颜!
看着众人这般表现,我心中不由感慨道,哎呀,这文人要是拍起龙屁,那简直是登峰造极也,成语应用的个个到位,还不带一点羞耻感,表达的如此清澈和直白,在下甘拜下风也。蔡太师就是蔡京,王宰相就是王黼,其他应该白时中、赵野、蔡攸、张邦昌等当朝重臣,都是权倾朝野的大人物。
此时此景要是我不说点啥,好像就显的不合拍了,但是对于这些朝中重臣如此文雅的拍龙屁模式,我顿时便陷入了沉思,要咋样才能将龙拍的啪啪响而又不失格调和优雅,又符合我太子爷的身份呢?马上大脑开启全速运转模式,忽然想到老爷子不是深信道教吗(史称宋徽宗在玉津园遇见神仙,作《天尊降临示现记》。先后宠信道士多人,尤重林灵素,信其神霄玉清府的神话,以上帝长子长生大帝君自居,示意道录、院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多次下诏立道学,设道经博士,设置道阶和道官。下令编《道纪》和《道史》,整理校勘道经,雕版刊行了《政和万寿道藏》。并自著《御注道德真经》,《南华真经逍遥游指归》、《冲虚至德真经》和《步虚词》等),
于是便说道:正所谓道可到、非常道,致虚守静追求的是人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人道而言,学与吾不可高调宣扬,只求心境的平和,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只求心静而然,努力提升道法,直至天人合一才能达到无为而的境界!
这是道家精髓的一段话语,当文化修养特别是笔墨丹青到达一定的境界,其虽然还不能达到真正的笔由心生、笔随心动,但是其内心一定是到达了非常平静和平和,才能全心专注去书写描绘,心若是有杂念,必然会影响其发挥。所以向老爷子这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字体的顶级书法名家,自然在行书的时候追求心境和一,心静则自然,自然则和谐,和谐则无为,无为则特度。这就是艺术文化人创作的最高境界。言外之意也是本太子是个低调而内敛的文化人,不像皇三子那样爱表现,本太子非常好的遗传了老爷子的艺术基因,但是本太子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艺术和文化的修为是为了让人心境平和,教人遵循自然法则,不可为了表现而表现,本太子要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从而达到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