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沧海
见月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5章 沧海,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见月明,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是不分左右乱走,只会越来越乱,最后弄成死疙瘩谁也走不动。</p>
现在海津城人还比较少,大家乱走也无所谓。</p>
等人多了就麻烦了。</p>
或许会有人说,那等人多了再给大家树立规矩不就行了吗?</p>
以前许柴佬也是这么想的,后来他发现,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了。</p>
而且这还牵扯到一个破窗效应,因为一点细节方面的坏习惯,导致整个商业环境的破坏。</p>
所以,最好在一开始就将规矩给立好。</p>
这个问题他早就看出来了,也曾经向沧海省的官员建议过,只是没人理会。</p>
后面他也就没有多说。</p>
不过他也不准备一直无视,先将这里的情况了解清楚,再统一告诉陈伴读。</p>
报答他的提携之恩。</p>
一路来到位于市场不远处的沧海省府衙——这也是他认为有问题的地方之一。</p>
衙门怎么能放在市场里呢?</p>
显得你充满了市侩之气,又会膈应商人,百姓来办事也不方便。</p>
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另外一些地方却又太过。</p>
这就是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造成的。</p>
当初他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有些后来纠正过来了,有些没有及时纠正酿成恶果。</p>
但即便是纠正过来的错误,也付出了更大的代价。</p>
此时回想起来,如果从一开始就做好,后面能省却很多的麻烦。</p>
进入衙门内,路过的人大多都当做没看到他,只有少数微笑示意。</p>
他也没说什么,找到相应部门询问是否有信件到达。</p>
基本每周一封信,人早就认识他了。</p>
见到他过来,不等开口就拿出一封厚厚的书信说道:</p>
“许先生,你的信,楚国来的。”</p>
许柴佬接过信,道谢之后转身离开。</p>
他前脚刚走,就有一人出现,看着他的背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p>
屋内的官吏见到他,连忙起身道:“藩台。”</p>
此人正是沧海省布政使麦荣昌,他点头示意,然后状似不经意的问道:</p>
“许先生过来取信?”</p>
那官吏回道:“是的,基本五六天就有一封信,全是从楚国送过来的。听说……”</p>
“听说什么?”</p>
“听说楚王为了给他送信,专门准备了一艘船……下官也只是听说,不知道真假。”</p>
麦荣昌笑道:“事关藩王,这般未经证实的流言,还是少说为好。”</p>
那官吏吓的汗都出来了,连忙说道:</p>
“是是是,下官知错,以后再也不乱说了。”</p>
麦荣昌点点头,也没有在说什么,转身离去。</p>
然而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他立即就叫来一名心腹手下,如此这般的安排了一番。</p>
六日后楚国的商船再次到达,果然又有一封给许柴佬的信送到衙门这里。</p>
那名心腹也回来向他汇报了一个消息,从楚国商船打探的消息,确实有一艘船是楚王安排的。</p>
而且对方似乎没有遮掩的打算,很大方的说,这一趟船就是专门为了给许先生送信。</p>
做生意只是顺带的。</p>
写信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许先生请教新政之事。</p>
为了确保六七天一封信的频率,楚王足足安排了四艘船。</p>
还说什么楚王礼贤下士,一直在邀请许先生去楚国担任相国云云。</p>
得知这一切,麦荣昌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p>
当初在内阁当行走的时候,他们那一帮子人最羡慕的就是许柴佬。</p>
得到陈伴读的信任,以商人出身成为淡马锡总督。</p>
别人或许会因为淡马锡地处海外,认为去那里是发配。</p>
作为内阁行走,他们都很清楚那里对大明意味着什么。</p>
在那里做出成绩,将来有望入阁。</p>
关键是,得到陈伴读的如此器重,想不入阁都难。</p>
然后,如此天胡开局,竟然被许柴佬搞砸了。</p>
他们在鄙夷之余,心里没少庆幸。</p>
还好他失败了,少了个竞争对手啊。</p>
沧海省的组建,内阁行走可是经过一番激烈竞争的,最终他脱颖而出。</p>
获得了朱标和陈景恪的认可。</p>
他兴奋之余,就是巨大的压力。</p>
毕竟许柴佬前车之鉴不远啊。</p>
然而真正到了沧海省,开始按照新政方案打造这个地方的时候,才发现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p>
事情千头万绪,一团乱麻。</p>
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只能硬着头皮一点点摸索。</p>
后来许柴佬被送过来,他心中高度警惕。</p>
莫非是陈伴读对我的工作不满意,所以才让他过来?</p>
虽然他知道,以许柴佬犯下的错误,不可能再复起。</p>
然而,作为当事人他却不得不担心。</p>
如果陈伴读力排众议,一定要重新用许柴佬呢?</p>
先把他送到沧海省,等立下足够的功劳再扶正,是不是很合理?</p>
陈伴读的心思谁都猜不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p>
所以,明知道许柴佬手里握着现成的经验,他却一点都不敢用。</p>
生怕给对方立功的机会。</p>
但现在,似乎情况有所转变。</p>
楚王如此礼贤下士,看起来许柴佬也并不排斥,莫非他真的有意去楚国为国相?</p>
而且,陈伴读让他过来的目的说的很清楚,作为智囊以供咨询。</p>
顺便让他将之前的经验全写出来。</p>
许柴佬来这里之后,也一直老老实实,从未做过出格的事情。</p>
自己是否太多疑了?</p>
要不派个人去打听一下他的口风?</p>
不是麦荣昌想服软,而是他真的被诸多事务弄的焦头烂额。</p>
关键是没有参考,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这才是最让人忧虑的。</p>
越是这种时候,他就越佩服陈景恪。</p>
自己按照计划,建设一个省都如此困难。</p>
陈伴读左右一国政策却犹如信手拈来,这等才华实在让人艳羡啊。</p>
能坐在这个位置上,麦荣昌就不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很快他就下定决心。</p>
找个和许柴佬有交情的去打探一下情况。</p>
如果他有意去楚国为相,那自己就亲自登门向他讨教。</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